明朝開國六公爵的結局都怎樣?

明代開國六公爵:魏國公徐達、韓國公李善長、鄭國公常茂、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

魏國公徐達——善終:

徐達,為明代開國第一功臣,戰功卓著,官至中書右丞相,爵魏國公,死後追贈中山王。

1353年,朱元璋回鄉募兵,自建勢力,這時22歲的徐達欣然應召。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朱元璋發現徐達這人的才能遠超常人,故而開始對他委以重任。

1355年,采石磯、太平府之戰,徐達身先士卒,勇冠三軍,擒元將陳也先,收服蘄人康茂才義軍,一戰成名。次年,徐達率軍破蠻子海牙水師,克集慶(南京),為朱元璋打下了一個可以立足的根據地,也為後來朱元璋在南方建國打下根基。

1365年,徐達麾師攻取淮東,並於兩年後攻克平江,滅張士誠。1368年,徐達統兵北伐,會同常遇春,率二十五萬大軍北上攻元朝,“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這句有名的口號就是徐達北伐提出的。同年八月二日,徐達克元都大都,滅元朝。

明朝開國六公爵的結局都怎樣?
元朝滅亡後,蒙古殘軍仍然在全國各地負隅頑抗,其中元朝大將王保保擁兵十萬,坐守山西太原,成為剛剛建國的明朝的最大勁敵。不久,為解決這一心腹大患,朱元璋就命徐達率兵征討,徐達不出數月,就將其平定,王保保被趕回上都。之後數年,徐達四處南征北戰,替朱元璋掃平中原境內的元朝餘孽。

1370年,徐達以功封魏國公,授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右柱國、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歲祿五千石、賜世襲文券。

此後直至病逝,徐達多數時間都在北平鎮守,或是防禦蒙古的襲擾,或是率兵攻入北元境內。1384年,徐達後背長疽,起初還沒什么大礙,可隨著時間的逝去,加之徐達太過操勞,次年徐達的病情加重,不久即病逝。

徐達病逝後,朱元璋親至葬禮以示悲瘍,將他列為開國第一功臣,追封中山王,位列開國“六王”之首,諡號“武寧”,贈三世皆王爵(曾祖、祖、父),並賜葬鍾山之陰,禦制神道碑文。

韓國公李善長——賜死:

李善長,他在明朝開國功臣中的地位與西漢開國功臣丞相蕭何相當,為朱元璋是出生入死,立下汗馬功勞,官至中書左丞相,爵韓國公。

明朝開國六公爵的結局都怎樣?
1353年,朱元璋南下滁州途中,李善長前往投靠,朱元璋知道李善長在當地頗有名望,且在交談的過程中,也覺得他智慧過人,朱元璋正愁身邊缺少出謀劃策的人,所以就對他以禮相待,將他留下掌管文史書籍。

李善長這人也的確是有真本事,有勇有謀。朱元璋在駐守和陽時,親自率軍前去進攻雞籠山寨,只留了少量兵力給李善長,讓他留守和陽。這時,元軍將領得知消息後就前來偷襲和陽,李善長見元軍來襲,臨危不亂,設下埋伏,輕而易舉地就打敗了來偷襲的元軍。

此後,朱元璋南征北戰時,後方之事起草文書、征運糧草、招賢納士、發放兵餉、征收賦稅等等,皆交由李善長作主,且李善長做的也都很好,將吏順從,居民安然,前線破竹,勢力漸富。可以這么說,朱元璋能在實力不如張士城、陳友諒的情況下,一一將其擊敗,並最後開國,這絕對是離不開李善長的功績的。

1370年,朱元璋在滅亡元朝後,在南京大封群臣,此時朱元璋就說:“李善長雖無汗馬功勞,但跟隨我多年,供給軍糧,功勞很大,應當晉封大國”,於是封李善長韓國公,授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年祿四千石,子孫世襲,並授予鐵券,免李善長二死,其子免一死。

位極人臣後,李善長的毛病也開始顯露出來,他外表看起來寬厚溫和,可是內心卻愛嫉妒,待人苛刻,誰敢不聽他,他就整誰,比如當時參議李飲冰、楊希聖,只是稍微冒犯了李善長的權威,李善長就馬上將其罪上奏朱元璋,黜免了他們兩人。

明朝開國六公爵的結局都怎樣?
李善長此舉,讓朱元璋是極度反感,朱元璋本就是一個權力欲極重的人,他豈能容忍李善長這般淩駕於他頭上的這般舉動,因此對他是越來越看不順眼。好在,李善長還算是識時務,見朱元璋對他越來越反感,就索性在1371年以生病為由辭官歸隱,這才逃過一劫。

然而,李善長最終還是逃不過一個死字。

1390年,李善長不懂明哲保身,多次向朱元璋請求赦免被牽連進胡惟庸案的親戚丁斌等人,繼而惹怒朱元璋,之後丁斌又反咬李善長一口,說他有謀反之實。最終,朱元璋以李善長知情不報為由,下令將其連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餘人一並處死。

鄭國公常茂——善終:

常茂,他本人並沒有什么戰功,之所以能與徐達、李善長等功勞卓著的元勳並列,是因為他有一個好父親,那就是常遇春,故而才有了鄭國公這么一個顯赫的爵位。

常遇春,朱元璋的得力猛將,勇猛善戰。采石磯之戰,面對元水軍元帥蠻子海牙的嚴密防守,常遇春勇猛無敵,身先士卒,乘一小船冒著箭雨沖入敵陣,左右沖突如入無人之境,助朱元璋敗元軍。1360年,池州一戰,常遇春率精兵萬人大破陳友諒軍,斬首萬餘。

明朝開國六公爵的結局都怎樣?
本來若是常遇春能活到朱元璋大封群臣時,他的地位絕對不亞於徐達、李善長,然而常遇春卻是福氣太薄,1369年在朱元璋大封群臣的前一年,常遇春在北伐中原的路上,暴卒於軍中,年近40歲。他死後,朱元璋追贈翊運推誠宣德靖遠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保、中書右丞相,追封開平王,諡號忠武,配享太廟。

常遇春死後,其長子常茂蔭父功,繼承鄭國公爵位。或許是缺乏父親的管教,常茂這人頗為驕橫跋扈,在軍營多不服管教,此後朱元璋雖剝奪他一切職務,只留爵位,發配至龍州。就這樣,常茂一直在龍州居住,直至1391年因病去世。

曹國公李文忠——善終: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親外甥,他的母親曹國長公主是朱元璋的親姐姐。因其與朱元璋有著十分親密的關系,所以李文忠深得朱元璋的信賴,19歲就以舍人的身份執掌朱元璋的親軍,之後更是時常以監軍的身份遂將出征。

明朝建立後,李文忠多次領兵出塞征討元軍殘餘勢力,戰功顯赫。1370年,李文忠與徐達分道北伐,率領十萬人出野狐嶺,克應昌,元昭宗北逃,俘獲其嫡長子買的立八剌及後妃、宮女、諸王、將相官屬數百人。

同年,朱元璋大封群臣,李文忠封曹國公,授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大都督府左都督,年俸三千石,爵位世襲罔替。1379年,朱元璋命李文忠主持大都督府(最高軍事機構)事務,兼主管國子監(最高學府)事務,位極人臣,顯赫一時。

1384年,李文忠病逝,太祖親自寫文致祭,追封為岐陽王,諡號武靖,配享太廟,肖像掛功臣廟,位列第三。

宋國公馮勝——賜死:

馮勝,“詔列勳臣望重者八人,馮勝居於第三”,在明朝開國元勳中,他的地位頗高,位居第三,僅次於徐達、李善長,官至右柱國,爵宋國公。

元末,朱元璋攻至妙山時,馮勝隨兄長郢國公馮國用一同歸附,受到重用。1359年,馮國用去世後,馮勝代兄任親軍都指揮使,典掌朱元璋親軍。1369年,馮勝率軍渡過黃河,不出數月,即克慶陽,收陝西全境。1372年,三路征討王保保,徐達、李文忠皆不能克敵,唯獨馮勝斬獲甚眾。1387年,馮勝率軍遠征遼東,降伏納哈出,肅清元遼東地區殘餘勢力,同年因功封宋國公。

明朝開國六公爵的結局都怎樣?
朱標死後,馮勝因與女婿朱橚(朱元璋子)過往甚密,且多次暗地往來,漸被朱元璋猜忌。朱元璋害怕他死後,馮勝會連同自己的兒子朱橚造皇太孫朱允炆的反,故而在1395年,下詔賜馮勝死罪,永絕後患。

衛國公鄧愈——善終:

鄧愈,他成名很早,16歲就擁有一支完全忠於自己的抗元部隊,為人簡重慎密,智勇兼備,嚴於治軍,善撫降者,功著一時,官至右柱國,爵衛國公。

1355年,鄧愈所部萬餘人從盱眙投奔朱元璋,他是開國六公爵中唯一一個帶著部隊投靠朱元璋的,故而他在朱元璋陣營中地位頗高。同年,鄧愈就和常遇春一起,領兵自巢湖南下,先後克牛渚磯、太平府、溧陽、溧水、句容、蕪湖等地。1357年,湖南“苗帥”楊完者率兵十萬來進攻徽州,當時鄧愈身邊只有少數士兵,可鄧愈臨危不亂 大開徽州城西門,布下疑兵之計。苗軍見狀,懼怕其會有埋伏,不敢入城。胡大海得到消息後,晝夜兼程趕回,與鄧愈裏應外合,協力拼殺,苗軍大敗而逃。

1370年,鄧愈同徐達遠征甘肅,斬首2000級,俘獲王爺公爵以下百餘人,士兵8萬多人,駱駝、馬匹、輜重不計其數,深入甘肅西北數千裏,河州以西皆歸明朝。

1377年,鄧愈在征討吐蕃回師途中驟然離世。朱元璋聞訊大哭,綴朝三日,親迎靈柩祭奠,並追封其為寧河王,諡號武順,配享太廟。

開國六公爵,四人善終,二人被朱元璋賜死,從這個比例來看,朱元璋也不算是殘暴,並未對功臣趕盡殺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jm666.com/lishi/2172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