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府二鹿三艋舺:清代閩台對渡史上台灣三大港市的興起

“一府二鹿三艋舺”,指的是清代時期的台灣府城、鹿港、艋舺,為清代時期的台灣三大港市。清代初期,實施台南鹿耳門港與廈門港對渡的港口管理政策,鹿耳門成為台灣對閩貿易的唯一“正口”(正式開放管理的海上交通口岸),也是台灣沿岸各港口的貨物集散中心。隨著台灣各地的拓墾與發展,單一口岸已不敷實際需求,出現許多經由“私口”的貿易活動,後陸續開放中、北部的港口。

乾隆四十九年(1784),台灣中部鹿港獲准與泉州蚶江通航,鹿港商業亦趨繁榮,八郊遂興。乾隆五十七年(1792),開放八裏坌(淡水河口)為正口,與福州五虎門、泉州蚶江往來。於是台灣北部淡水流域日益繁榮,商船雲集,闤闠鼎盛,而淡水河上遊的艋胛,因交通水利之便,北部各郊行鹹集該地,成為台灣北部的最大城市。正口的設置與貿易的發展,形成了台灣府城、鹿港、艋胛三地商業鼎立的局面,俗稱“一府二鹿三艋舺”。

清代福建省開放對渡的六個“正口”港市(圖源:台高中曆史課本)▼

圖片
 

見證台灣府城繁盛的鹿耳門港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台灣設分巡台廈兵備道、台灣府,下設台灣縣(今台南)、鳳山縣(今高雄)、諸羅縣(今嘉義)三縣,隸屬福建省管轄。當時台灣府城所在地即為今天的台南。鹿耳門是位於台灣府城岸外沙洲的港口,為台灣府城的屏障,在荷蘭據台時期就有船只往來其間,為國姓爺鄭成功入台的門戶,清初更成為兩岸對渡貿易的唯一“正口”,使得台灣府城成為清代台灣最大城市。台灣府城最早出現“郊行”,市街最為繁榮。

郊,也稱“行郊”或“郊行”,一般是由同業商行組成的商業公會組織,主要從事兩岸貿易業務。郊行主要有兩類組織形式:一類是經營同類貨物的郊行,諸如米郊、布郊、綢緞郊、藥材郊;另一類是區域性貿易的郊行,諸如泉郊、廈郊等。而經營郊行的商人稱為“郊商”。“府城三郊”最早出現於清代台南地區,分別是以蘇萬利為代表的“北郊”,以金永順為代表的“南郊“,以及以李勝興為代表的“糖郊”。此三郊商存有競合關系,分別執掌鹽、糖、布及南北大宗物資的買賣,擁有龐大的土地及財富,帶動了台南地區的商業發展。

畫在鹿皮上的19世紀安平古城及鹿耳門港附近的風情畫

(圖源: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圖片
 

鹿耳門是台灣府城的門戶,有水師官兵把守,地位重要,兼具商業、軍事及漁港機能,曾經是台灣曆史上最重要的港口。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駐鎮鹿耳門的文武官員捐資興建了鹿耳門天後宮,廟堂左右增建了文武二館,供往來旅客、官商住宿及候船之所。鹿耳門為當時台廈通商口岸,商旅眾多,天後宮人潮熙來攘往、香火鼎盛,鹿耳門天後宮所祀媽祖為如今全台聞名遐邇的“鹿耳門媽“。

約在清鹹豐十年(1860)至清同治元年(1862)間,鹿耳門天後宮曾重修過一次,參與修建者有官員、也有郊商,官員有台澎總鎮府邵連科、曾元福,台澎兵備道孔昭慈,台灣知府洪毓琛,台灣知縣雷以鎮等;郊商有:三郊公局、綢緞郊金義利、藥郊金慶星、紙郊鍾金玉、許高利號、茶郊金長號等等。鹿耳門天後宮時屬三郊管理六大廟之一,其管理及維持均仰賴三郊出面,鹿耳門天後宮《重興天後碑記》也是清代台灣工商業發展的重要文物見證。

鹿港:清代台灣的“小泉州”

鹿港位於台灣西海岸的中點,港闊水深,為台灣第二個正式開放的港口,由於鹿港對渡泉州蚶江港,吸引大量泉州三邑的家族到此通商和定居,商船雲集,店鋪櫛比,形成了一個繁榮的商業港口城市。泉州的家族也將儒學文教帶到鹿港,文風鼎盛,冠於全台,號稱“小泉州”。鹿港至今通行“泉腔”閩南語,與現在泉州話的語音系統高度一致。

清代鹿港郊行林立,尤其是往來於鹿港與泉州之間的“泉郊”,最盛時有一百多家商號。“泉郊”以泉州地區的石材、木材、藥材、絲布、白布為主,“廈郊”則以向廈門、金門、漳州地區輸出米、蔗糖,並自當地輸入杉木、布衣、紙捆等為主。“鹿港郊”則為清代時期在泉州從事與台灣鹿港對渡貿易的商人所成立的同業公會組織。至道光末年,鹿港是僅次於府城台南的全島第二大城,這是老鹿港的“黃金歲月”。

泉州東益號給鹿港春盛號貨單和貨批(圖源:台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圖片
 

鹿港許志湖家族,原籍福建泉州,家族於清乾隆年間渡台,至許志湖(1841-1901)始定居於鹿港牛墟頭。牛墟頭為農產品的集散地,也是“鹿港米”的重要據點,許志湖主要從事兩岸米糧貿易,並經營謙和號和春盛號兩家商號。割台之際,許家人曾短暫內渡泉州避難。1897年許志湖回到台灣繼續經商。直至日據初期,謙和號已成為鹿港六大貿易商號之一,其貿易范圍擴及台北、福州、泉州及廈門等地。

1896年割台之際,泉州許經煙給鹿港母親黃井的家書(圖源:台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圖片
 

“鹿港郊公置”鐵鍾就是由“鹿港郊”所屬的46家商號共同出資鑄造的,鑄造於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鐵鍾身鑄陽文“泉郡南關外浯江鋪塔堂鹿港郊公置”,末署“道光十七年歲次丁酉陽月 穀旦”,鐫刻著46個商號名字(如“振泰號”“裕成號”等)。這是一件珍貴的國家一級文物,原本在泉州南門外浯江鋪的“鹿港郊公堂”,它見證了泉台郊行林立的盛況,成為清代泉州與台灣鹿港商貿往來密切交往曆史的直接物證。

艋胛:台北發展的起點

淡水河為台北盆地的交通孔道,八裏坌為淡水河的交通要港,但因腹地狹小而難以發展成街市。船只直接上溯淡水河至新莊、大溪、艋胛、新店等河港街市。初期以新莊的商況最為繁盛。其後,隨著河道淤淺,新莊港難以通航,商業遂轉至水運條件優越的艋胛。艋舺位於大漢溪、淡水河與新店溪交彙處,港口條件比新莊好,取代新莊而發展成為台北盆地的貨物集散中心。嘉慶年間,移駐艋胛的淡水營都司監為台灣北部的軍事要地。

同治十年(1871)陳培桂修《淡水廳志》所錄淡水廳圖

圖片
 

康熙四十八年(1709)由陳天章等五人申請設立之陳賴章墾號,率領民眾至大佳臘(今之台北市大同與萬華區一帶)荒地開墾,當地少數民族皆以獨木舟(Mankah)載運土產至此地河畔與漢人交易,故被Mankah寫成漢字地名“艋胛”。乾隆年間,閩籍移民入墾台北盆地者漸多, 移入艋舺的族群以泉州人占多數。當時進出淡水河的商船均必須先在八裏坌查驗後才能出海,進港後則溯淡水河而上至艋胛裝卸貨物,輸出大米、砂糖、樟腦、茶葉、鹿脯等至內地,而自福建輸入棉花、雜貨、農具、廚具等日用品。

剝皮寮曆史街區,為艋舺清代老街,台北曆史最悠久的街區之一

圖片
 

清嘉慶以來,由於北部物產豐饒加上人口成長快速,使得台灣的的經濟重心漸向北移,而艋舺更是行郊商鋪雲集,進而成為台灣北部重要的商業中心。當時艋舺已有三邑人(晉江、南安、惠安)所組成的泉郊,主要是以對泉州貿易為主;下郊(廈郊)以同安人組成,主要是以對廈門貿易為主;北郊的貿易區域為福建省會福州以北的大陸沿岸港口。艋舺料館為淡水河上遊木材集散中心,“福州杉”亦曾經由福州五虎門港海運至艋舺,堆放在料館口淡水河沿岸。

艋胛運送福州杉的碼頭

圖片
 

艋舺如今是台北市萬華區的一部份,繁華仍在,龍山寺是台北首屈一指的寺廟,也見證了艋胛昔日的移民商貿活動曆史。乾隆三年(1738),泉州三邑由晉江安海鎮龍山寺分靈而建艋胛龍山寺,是移民團體的精神堡壘。三邑人士於龍山寺內所設的“頂郊”,力量控制艋舺的商業活動,更可向往來艋舺的商船抽取百分之五的“從價稅“,舉凡艋舺的道路辟建、義渡、義倉、賑災、巡更都由其負責,控制著地方資源。

1927年,整修竣工的艋胛龍山寺舉行落成紀念的明信片

圖片
 

結語

“一府二鹿三艋舺”,曾是閩台對渡貿易史上湧現的三大台灣港口城市,是清代台灣海上交通與經濟命脈所系,象征著台灣數百年來的閩籍移民貿易開發史。清初,府城三郊興起,奠定台南府城直至十九世紀末的貿易與行政中心地位;十九世紀,擁有港闊水深優勢的鹿港繼之而起,與福建泉州的對口貿易相當興盛;鹿港淤塞後,北部的艋舺取而代之,逐漸發展成為台灣新的經濟中心。“一府二鹿三艋舺”俗語見證閩台對渡交往的繁榮曆史景象,也隱含了台灣閩籍移民由南向北開墾發展的曆史脈絡。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jm666.com/lishi/1319/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