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之死本毫無謎團,為何成了大清帝國最大的機密?

順治十四歲登基以來頗有作為,親政之初,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孜孜以求,頗為進取。當時他對佛教並不感興趣甚至很有排斥的想法。順治十年(1653)的正月,他與大學士陳名夏討論天下之亂之因與社稷安危長久是,順治對陳名夏說:“喇嘛豎旗,動言逐鬼,朕想,彼安能逐鬼,不過欲惑人心耳。”《順治朝實錄》

然而僅僅過了四年,順治卻突然下發宣召一批高僧進京,有人猜測年輕的皇帝是因為受到了太監的蠱惑而得以接見他們。當時就有一個叫憨璞性聰的和尚因為通過太監運作與順治相見。順治曾問憨璞性聰說:“從古治理天下,皆以祖祖相傳,日對萬機,不得閑暇,如今好學佛法,從誰而學?”憨璞回答說:“皇上即是金輪王轉世,鳳植大善根,大智慧,天然種性,故信佛法,不化而自善,不學而自明,所以天下至尊也。”《憨璞性聰語錄》

這番話讓新皇帝非常高興,與所有的年輕人一樣,作為皇帝的他更相信自命不凡,而憨璞和尚的“奏對稱旨”不久就被順治封為“明覺禪師”。這位“政治和尚”此後不斷給順治又推薦了其他幾位僧人,

此後給順治影響最深交往最密切的有數位僧人。玉林琇,臨濟宗禪僧,出身“名門巨族”十八歲出家,五年後就當上了浙江湖州報恩寺住持,時年二十三歲,這樣的年輕掌門人在佛家來看並不多見。

《康熙王朝》劇照

順治十五年(1658)由於玉林繡的聲名遠播,一方面是憨璞的推薦,順治派人到南方來宣召他。他先是都辭謝不應,表示自己有遺民的風格。在順治的三次邀請後,他才決定赴京,“到天津,餓死不來”,仍然以清高自居。一直到來年二月十五日始入京見到順治。

玉林琇同樣以其口才和佛學造詣,巧妙奏對,得到順治的推崇。經常去玉林琇的官舍請教佛理,並以禪門長輩相待。據說皇帝曾取個法號,“要用醜些的字眼”,玉林琇為他選了十多個字,皇帝“自擇癡字”,敢了法名“行癡”,並拜玉林琇為師傅,“即璽章亦有癡道人之稱”。

有一次順治問他:“悟道的還有喜怒哀樂否?”玉林琇答:“喚什么作喜怒哀樂。”又問:“山河大地從妄念而生,妄念若息,山河大地還有也無?”答:“如人睡夢中之事,是有是無。”

比玉林琇與福臨交往更久、影響皇帝更大的是名僧木陳忞。他是廣東人,也出身於書香世家,明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即當了寧波天童寺的住持。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九月應召人京,第二年五月南返。清兵人關前,他原先是對明朝深懷故國之思的,甚至還不怕文字獄而編過《新蒲綠》詩文集,不滿清朝統治。後來他“參之運會, 酌諸時宜”而聯絡清廷,有人還寫詩諷制他說:“從今不哭新滿綠, 一任煤山花鳥愁。”所以他也算是一位政治和尚了。在於這些和尚交往過程中,順治沒有因此大興廟宇,但卻將其人生最終走向埋下了撲朔迷離的傳說。

順治影視形象

《清實錄》中記載順治之死非常簡單,只說明順治十八年的正月丁巳(初七)日夜子刻,“上崩於養心殿”,年僅二十四歲。這正是一個人青壯年的開始,順治帝怎么就這樣離開人世呢?所以他的死亡在當時就有人發生了疑問。有一位名叫吳偉業,號梅村的著名文學家,他在清初的國子監裏也當過官,著作很多,文辭清麗,他曾寫了一首《清涼山贊佛詩》,其中有不少文句讀來讓人想到弦外有音。例如詩句中有“可憐千裏草, 萎落無顏色”,大家就認為這是影射董鄂妃之死的,因為“千裏草”三個字是“董”拆開的意思。又如“南望蒼野墳,掩面添淒惻”則是指福臨與董鄂妃所生小皇子榮親王早天的傷心事。至於“房星竟未動,天降白玉棺。惜哉善財洞,未得誇迎鑾”四句,似乎是說順治皇帝並未歸天,而“ 嘗聞穆天子,六飛騁萬裏”即明白地指出福臨“西行”到西天出家了。吳梅村既在清朝中央做過官,他以見聞人詩,應該可以相信,當時與後世有不少人都這么想的。

吳梅村暗示皇帝未死而出家的說法有關。皇帝與幾位佛教高僧都有親密的交往,加之生前有一度虔誠信佛十多年,他曾對陳忞說:“朕想“財寶妻孥,人生最貪戀擺撥不下底。聯於財寶固然不在意中,即妻孥亦風雲聚散,沒甚關情、有非泉大後人罣念, 便可隨老和尚出家去。”

一這位少年天子,身體並不強健,國事操勞,加上愛子天折,愛妃仙逝,這一切讓他看破紅塵是有相當可能的。事實上,據玉林繡大法師的(年譜》中的記事,福臨確曾找了另一位高情帶溪森為他落了發,玉林琇在皇太後的緊急命令下趕到北京,聽說他的弟子市溪森“為帝淨發”,立即命情人們“聚薪燒森”,准備燒死為福臨制度的徒弟。

順治影視形象

後來老和尚與光頭皇帝相見,據說二人“相視而笑”。玉林琇向福臨說:皇帝不能出家,“若以世法論,皇上宜永居正位,上以安聖母之心,下以樂萬民之業,若以出世法論,皇上宜永做國王帝主,外以護持諸佛正法之論,內住一切大權菩薩智所住處”。順治皇帝被他說服了,於是“欣然聽決”,斷了當和尚的念頭。當時北京的西洋傳教士也有記皇帝曾有削發出家之意,但後來被母後嚴斥阻止了。總之,福臨是有逃禪求解脫的念頭,但最後被皇太後或高僧阻勸而作罷,經過權威史學專家考證,順治死於痘症,即民間所說的天花傳染病。

當時有一個叫王文靖的和尚在其自撰年譜中曾回憶順治召見時的留言“朕患痘,勢將不起,爾可詳聽朕言,速撰成書,即就榻前書寫。”一邊寫一邊落淚“淚不能止,奏對不成語”,最後王文靖記錄說:“至夜,聖駕賓天,泣血哀慟”。傳教士湯若望對此給予了權威回憶:“如同一切滿洲人一般,順治對於痘症有一種極大的恐懼,因為這在成人差不多也總是要傷命的,在宮中特為侍奉痘甚娘娘,是另設有廟壇的。或許是因他對於這種病症的恐懼,而竟使他真正傳染上了這種病症。在這個消息傳出宮外之後,湯若望立即親赴宮中,流著眼淚,請求容許他覲見萬歲。……順治病倒三日之後,於一六六一年二月五日到六日夜間駕崩。”《湯若望傳》

孝莊與小康熙影視形象

自此作為清朝入關的第一位皇帝就在當時這種嚴重疾病隕落的年輕的生命,在孝莊皇太後的堅持下,最後由已經出過天花的順治第三子玄燁即位,他就是日後清朝著名的康熙大帝,完成了順治未能完成的大業。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jm666.com/lishi/267/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