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朝之前,豪門士族在朝堂上任職的時候,通常都會有三種模式。
第一種就是成為普通官員,負責一攤具體的事務。這種人要么很年輕,這份工作就是用來積累資曆的,將來還能往上爬。要么就是,這人在家族中出身一般甚至不好,有個坑位留給他,已經算是燒高香了。最後一種可能就是,這種人只能負責某個具體事務,其他事情做不好。這種人太多了,無需舉例。大家可以翻翻曆史書,那些通常只能出現一次的名字,往往都是這類人。
第二種官員就要稍微厲害一點,他們往往是軍政長官,也就是主管某一地區,軍政大權一把抓,但人事權和財政權在中央手裏。我們所說的“位極人臣”,其實指的就是這一類人,他們看著很像某個地方的土皇帝,實際上卻只是中央手裏的風箏,該往哪裏飛,該飛多高,他們自己說了不算。這種人如果利令智昏,非要帶兵去中央找麻煩,結果必然是還沒出兵,人頭就被同事或下屬們砍掉了。因為,這種人不具備人事任免權和財政賦予權,他身邊同事的權力,並不來源於他,因此不需要對他敬畏。在這種背景下,這位軍政長官的身份,充其量就是最高級別的官員,卻不是割據一方的軍閥。這種人其實也不少,和平時期的地方主管,往往都是這種身份,他們在曆史書上的分量,並不比第一種人重多少。
第三種官員最厲害,他們本身是國家的一部分,更是家族在朝堂上的主事者。軍隊、政治、財政、人事一把抓,皇帝看到他們,都要客客氣氣。比如王謝,比如司馬懿父子三人,再比如西魏八柱國,都屬於這類人。到了他們這個級別,再沒有外物幹擾的前提下,只要主事者能夠堅定信念,就有可能改朝換代。應該如何制衡他們呢?就是把權力再分散,讓更多的人達到這一層次。比如說王氏要叛亂,他們會顧慮謝氏的態度;司馬懿父子三人想篡權,其他豪門士族也會反對。西魏八柱國之所以有八個人,就是大家把果子分好,然後各吃各的,誰也別惦記別人手中的果子。隋文帝楊堅之所以能篡權成功,第一是因為,朝堂上不少能和他相提並論的人,被宇文氏給清理出局了。剩下的大部分人,願意站在楊堅一邊,少部分反對者,也很快被楊堅清理出局了。
但在建立隋朝之後,那些支持楊堅的人,自然希望恢複到曾經的朝堂模式。換言之,楊氏可以成為高高在上的皇帝,但必須與各大家族分享權力,共同治理國家。可站在楊堅的角度,他的心理會不平衡:想我楊某人,把全家人的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才有驚無險地爬到了高位。你們這些人,不過是在旁邊搖旗呐喊,就想跟我分潤權力?哪有這種好事!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楊堅先是大力推行科舉制,准備弄一批寒門上台,制衡豪門士族。此外,針對豪門士族的三種官員,楊堅“貼心”地推出了三省六部制度。我們先說“三省”,這個制度主要針對的,就是司馬懿父子和八柱國那樣的,能夠與國休戚的權臣。簡單來說,三省是對決策權、否決權和執行權進行分離,相當於把第三種官員,變成了連第二種官員都不如,卻比第一種官員略高的人。假設某位大佬,在三省出現之後,他能夠繼續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但在具體決策的時候,皇帝不會再找他商量,取而代之的,是皇帝親自挑選的秘書班子。這個秘書班子可以和皇帝討論人事與財政問題,但他們永遠都處於空中樓閣的位置,根本接觸不到下面。到了具體執行那一步,皇帝會尋找另外一批人,他們不用動太多腦子,只要認真把事情辦好即可。在這個例子裏面,大佬擁有決策權,秘書班子擁有否決權,下面的執行者擁有執行權,三者各管一攤,誰也不能越界。我們很難具體地說,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他們分別負責哪一塊,因為在不同的時代,部門職能也會變動,甚至機構數量都會變動。但三省的本質,就是中國版的“三權分立”,這一點毫無問題。而六部的誕生,則是為了弱化執行者,因為在執行過程中,才會真正直觸根部。如果執行者的數量不夠多,一是忙不過來,二是容易養虎遺患。正因為有了這個考量,所以六部的概念被提出,再往下,甚至可以細化更多,相關內容無非就是相互制衡,以及各管一攤的思路而已。
若幹年前,一位學者在談及“三顧茅廬”的時候,都說這個故事之所以能成為經典,主要是因為它無法被複制。想當初,劉備為了尋求一位賢才,居然三請四請才能讓他出山。而後世的讀書人呢?不要說領導來請了,就是自己想要當官,也不是張嘴喊一聲就能成,還必須先參加考試,考得好了也必須從小官做起。前後對比如此強烈,也難怪後世讀書人,將“三顧茅廬”的故事奉若經典了。實際上,這種變化主要在於,權力構成的變動。在漢末三國那個年代,豪門士族才是占據統治地位的階級,老板想用諸葛亮,就必須放權。大家想想龐統,那可是個不折不扣的牛人,但劉備只讓他當縣令,龐統瞬間就不爽了,整天躺平擺爛,結果被劉備罷免了官職。按說,這樣玩忽職守的官員是要被治罪的,可最終服軟的卻是老板劉備。因為,諸葛亮和魯肅都對劉備說,龐統是大才,你卻只讓他當個小縣令,擺明了就是瞧不起他,這才有了龐統的躺平擺爛。諸葛亮和魯肅的言外之意就是,你劉備有錯在先,對於龐統這樣的人才,就必須重用、大用,如果非要考驗人家,讓他從基層一步一步往上爬,那就別怪人家躺平擺爛。劉備聽懂了,開始重用龐統,從此以後,龐統開始逐漸展露自己的才能。放到今天,諸葛亮和魯肅的言論,簡直就是歪理邪說。但在他們那個年代,這種說辭才是正理。這一切的根本,就在於豪門士族想要維持自己的階層利益,就必須讓領導者服從這套理論,否則一旦大家競爭上崗,豈不是必須向領導者獻媚?久而久之,這天下究竟是豪門士族的天下,還是某位領導者的天下呢?
圍繞權力進行的一系列鬥爭,就沒有任何的溫情可言。我們經常能聽到“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話,也能聽到類似於“不給全權,別想打勝仗”的理論。乍一聽都很有道理,因為外行領導內行,自古以來都是取禍之道。可細一想來,如果凡事都由著內行去做,外行根本插不了手,那么久而久之,軍隊被將領打造成鐵桶一塊之後,他們又該聽誰的呢?楊堅大刀闊斧忙了半天,只是想把豪門士族對朝堂的影響力削減掉,而趙匡胤忙活半天,最終把軍頭對軍隊的影響力給削減掉了。從此之後,中國所謂的“封建帝制”才算正式成型。但這並不代表,皇帝可以一家獨大了。在此之前,皇帝所面對的,永遠是固定的某一家或某幾家豪門士族;在此之後,皇帝所面對的,就是某個階層或者某個群體了,比如官僚集團,或者士紳集團、功臣集團,等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jm666.com/lishi/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