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概述

  • 為食入含有各種有害物質的食品導致。

食物中毒

  • 表現為劇烈嘔吐、腹瀉、上腹部疼痛、發熱等。
  • 主要治療方法包括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抗感染、洗胃等。
  • 及時就診並積極治療,一般可治愈;但神經型食物中毒病情複雜,病死率較高。

定義

食物中毒是指攝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質當作食品攝入後出現的非傳染性急性疾病。絕大多數患者臨床上都表現為急性胃腸炎。

流行病學

食物中毒多具有集體暴發,發病者都曾同一時間段食用同一食物,不食用者不發病等特點。

本病好發於夏秋季,各年齡、性別人群均易感。病愈後不產生免疫力。患者無傳染性。

年老體弱者(老年人、有基礎疾病者、幼兒)進食不潔飲食後易發生感染,且症狀較免疫力正常者嚴重。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占比最高,占58%~72%。

類型

根據中毒物質分類

  • 細菌性食物中毒:為進食被細菌及其毒素汙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常見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變形杆菌等。
  • 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毒素來自動植物本身,或加工處理不當引起的中毒。包括未處理好的河豚、發芽的馬鈴薯、毒蘑菇等。
  • 化學性食物中毒:為食入含有大量化學性有害物的食物引起的中毒,包括殘留有化學農藥的瓜果蔬菜及含有大量亞硝酸鹽的食物(如醃制的醃菜、煮過很多次的火鍋、刺鼻氣味的海鮮幹、隔夜的剩菜)等。
  • 真菌性食物中毒:為食入黴變食物引起的中毒,如穀物、甘蔗等食物保存不當發生黴變。

根據發病機制分類

  • 胃腸型食物中毒:臨床上最常見,由各種細菌釋放的腸毒素或內毒素引起,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症狀。
  • 神經型食物中毒:由肉毒杆菌引起,抑制神經遞質傳遞,以惡心、嘔吐、眼肌癱瘓、咽肌癱瘓為主要表現。
  • 過敏型食物中毒:胃腸症狀較輕,主要表現為過敏症狀,如皮膚瘙癢、紅腫、發熱,也可出現惡心、嘔吐。

病因

食物中毒的病因為食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學性毒素的食物或物品,或食物本身被毒素汙染。

直接原因

細菌性食物中毒: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變形杆菌等細菌可以通過自身分泌的內毒素以及外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真菌性食物中毒:食物保存不當,被滋生的能產生毒素的真菌汙染,包括黃曲黴毒素、赤黴變小麥、黴變甘蔗中毒等。

動物毒素中毒:食用了含有毒素或處理不當的動物,如蟾蜍、河豚、含有毒素的貝類等。

植物毒素中毒:食用了保存不當或處理不當的食物,如發芽的土豆,未做熟的四季豆、扁豆,或含有毒素的蘑菇。

化學性食物中毒:未洗淨殘留有農藥的瓜果蔬菜,或被故意投毒,或食物被除草劑、除蟲劑、鼠藥等汙染。

症狀

典型症狀

惡心、嘔吐

毒素進入胃腸道,可引起人體劇烈的胃腸道反應,出現惡心、嘔吐等症狀。

嘔吐物為胃內容物,可含有膽汁、黏液、血液等。

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患者,嘔吐物和呼出的氣體均有大蒜味。

腹痛、腹瀉

毒素等刺激腸壁,影響胃腸功能,可引起腹痛、腹瀉。

腹痛多為陣發性絞痛,以上腹部及臍周多見;腹瀉多為黃色稀便、水樣便,可伴黏液、膿血及腥臭味。

眼肌及全身骨骼肌癱瘓

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的肉毒杆菌抑制神經遞質傳遞,從而使全身骨骼肌癱瘓。發生於神經型食物中毒。

表現為視物模糊、眼瞼下垂、瞳孔擴大、呼吸困難、頭向一側偏斜等。

其他症狀

  • 可能出現全身中毒症狀,如發熱、頭痛、頭暈、乏力、全身酸痛等。
  • 部分胃腸型食物中毒患者還可以出現面部潮紅、蕁麻疹等過敏表現。
  • 神經型食物中毒患者自主神經末梢先興奮後抑制,可出現淚腺、汗腺等分泌先增多後減少,可伴有頑固性便秘、腹脹、尿瀦留等。
  • 血尿:可出現肉眼血尿(尿液發紅)或鏡下血尿。
  • 黃疸:皮膚、鞏膜發黃。

並發症

脫水、酸中毒、休克:腹瀉、嘔吐嚴重,不能及時補充液體量的患者可造成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表現為煩渴、口幹、汗液少/皮膚幹燥、尿液少或無尿。

電解質紊亂:腹瀉、嘔吐嚴重者可造成電解質紊亂,包括低鈉血症、低鉀血症,可能引起乏力、惡性心律失常、抽搐等表現。

急性腎損傷:短期體內丟失大量液體又不能及時補充者可造成低血容量狀態,引起腎灌注不足,造成急性腎損傷,表現為尿液急劇較少、惡心、嘔吐、下肢水腫、情緒波動等。

就醫

就醫提醒

需近日及時就醫的情況

如出現進食某種食物後腹痛、腹瀉、發熱、惡心、嘔吐時,應及時就醫。

需緊急就醫的情況

如果患者心悸、頭暈、暈厥,甚至昏迷,應立即就醫。

就診科室

急診科、腸道門診。

診斷依據

醫生一般通過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典型症狀,結合飲食史、體格檢查可作出初步判斷。之後通過實驗室檢查、病原體檢查,可明確病因。

相關檢查

體格檢查

常規檢查生命體征,可能表現為發熱、脈搏增快,血壓輕度升高或者下降,呼吸正常或稍快。

體液丟失較多者可表現為口渴、精神萎靡、眼窩凹陷、皮膚幹燥、四肢發涼。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

適用於需要評估感染嚴重程度的患者。

白細胞增多、C反應蛋白升高提示感染,可評估感染嚴重程度,指導抗生素治療。

血細胞比容升高,提示容量嚴重不足。

電解質檢查

適用於嘔吐、腹瀉嚴重,需要判斷電解質是否紊亂及紊亂嚴重程度的患者。

食物中毒患者容易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完善電解質檢查可判斷水、電解質失衡的嚴重程度,指導補液治療。

糞便常規檢查

適用於需要明確是否為感染引起的腹瀉。

糞便呈稀水樣在顯微鏡下可見少量白細胞;血水樣便可見多數紅細胞,少量白細胞;血性黏液便可見多數紅細胞及白細胞,與痢疾樣便無異。可指導經驗性抗生素治療。

血清學檢查

適用於需要明確診斷病原體的患者。

化驗血清特異性抗體,如有4倍升高可明確診斷,具有一定的特異性。

病原學檢查

適用於需要明確致病菌的患者。

對嘔吐物、糞便等樣本進行細菌培養,如分離出相同病原體,用於確診。

鑒別診斷

急性細菌性痢疾

相似症狀

都有腹瀉、裏急後重、發熱等症狀。

鑒別依據

急性細菌性痢疾偶見食物中毒型暴發,一般嘔吐症狀較少,常有發熱、裏急後重,糞便多混有膿血,下腹部及左下腹明顯壓痛。

糞便鏡檢可見白細胞和巨噬細胞,約50%會培養出痢疾杆菌生長。

腸易激綜合征

相似症狀

兩者都有腹痛、腹瀉的症狀。

鑒別依據

腸易激綜合征腹痛多在下腹部,發作時間和持續時間多無規律,且常在排便排氣之後緩解。

腸易激綜合征的腹瀉通常無血便,大多在晨起或餐後出現,且每日腹瀉次數一般不會超過10次。

治療

治療原則

治療主要為對症治療和對因治療,對症治療包括糾正酸堿平衡、鎮痛、止吐、止瀉、補液、維持血壓等;對因治療包括洗胃治療、抗感染治療等。

一般治療

飲食:急性食物中毒患者若能正常進食,可進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或半流質食物,適當增加飲水量預防脫水。

補液治療:當患者劇烈嘔吐、腹瀉時,應及時補液糾正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

急性期治療

催吐:有毒化學物質中毒的患者可進行催吐,降低傷害。

洗胃:有毒化學物質中毒的患者應進行緊急洗胃,防止進一步傷害。

機械通氣:神經型食物中毒的患者出現呼吸困難時,應及時進行氣管插管和機械通氣治療,緩解症狀。

藥物治療

解痙藥物

解除平滑肌痙攣,緩解腹痛。

常用顛茄片(為中成藥)、消旋山莨菪堿片(西藥)。

常有口幹、便秘、出汗減少、口鼻咽喉及皮膚幹燥、視物模糊、心率加快、排尿困難(老年人)等不良反應。

抗過敏藥

具有選擇性地拮抗外周組胺H₁受體的作用,從而起到抗過敏的效果。

常用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

少數情況下會引起口幹、頭痛、肝功能異常等不良反應;嚴重肝或腎髒功能損害者、2歲以下兒童、孕婦、哺乳期女性慎用。

止瀉藥物

劇烈腹瀉的患者,可服用止瀉藥物以緩解症狀。

常用蒙脫石散。

如過量服用,易致便秘。

抗感染藥物

細菌性食物中毒可進行抗感染治療。

常用第三代頭孢菌素類等、喹諾酮類等。

可能會有過敏反應、毒性反應等不良反應。

解毒劑

與體內毒物結合,達到解毒的目的。

如有機磷農藥中毒時,可用阿托品、解磷定等。

預後

食物中毒一般起病急,病情變化快。

胃腸型食物中毒的患者治療不及時可能出現脫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及時就診並接受專業治療,一般可治愈。

神經型食物中毒的患者致死率較高,致死多發生於發病10日內,如能存活,則預後大多良好,無後遺症。

有機磷中毒的患者病情發展迅速,病死率高。

日常

日常生活

飲食

杜絕不潔飲食,平時飲食均衡,進食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注意食品安全,從正規渠道購買食物。

生活規律

規律作息、不熬夜,注意休息,避免勞累。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戒煙、戒酒。

家庭護理

家屬應在患者患病期間安撫患者情緒,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愉悅的心情。

患者可自測排便次數、性狀(檢查是黏液狀還是稀水樣,是否有膿血)及尿量,有助於病情評估。

預防

預防患病

個人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衛生習慣。外出不便洗手時一定要用酒精棉或消毒餐巾擦手。

餐具要衛生,生熟食品要分開,工具(刀、砧板、揩布等)要生熟分開,做到專用,餐具要及時洗擦幹淨,有消毒條件者要經常消毒。

不買、不吃不新鮮和腐爛變質的食品,買回來的蔬菜要洗幹淨,以防農藥對身體的危害。

家中不宜放農藥等毒物。至少要使有毒物品遠離廚房和食品櫃。

服藥要遵醫囑,要按說明書服用。服藥前要仔細辨認,還要注意有關藥物的禁忌事項。

預防複發

急性食物中毒治療療程結束後應複查血常規、C反應蛋白、糞便常規評估感染控制情況,複查電解質了解水、電解質平衡狀態。若相關指標恢複正常,則不需要定期複診。

參考文獻(4篇)

[1]馬克思,霍克伯格,瓦爾斯.羅森急診醫學[M].7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2]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

[3]陳灝珠,林果為.實用內科學:下冊[M].1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4]張軍.消化疾病症狀鑒別診斷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jm666.com/jiankang/1989/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