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慈禧太後唯一的兒子,也是清朝最短命的皇帝

同治皇帝是清朝十二帝中最短命的一位,從6歲繼位到19歲病死,總共在位十三年,短暫的一生可悲可伶。若是他能像康熙大帝一樣年輕有為,也許會少些遺憾,可惜同治攤上了個清朝最貪戀權利的老媽,注定只能當個龍椅上的擺設。

我們都知道同治帝的生母是清朝末期著名的統治者慈禧太後,在慈禧陰影籠罩下的同治皇帝自然一點也不好過,兩人之間的矛盾也是鬧得人盡皆知。雖然同治是慈禧的親兒子,但感情卻不深,這與清宮的一個規定有關,皇子一出生就要被奶媽抱走喂養,所以慈禧見兒子的面不多,也就缺少了培養感情的機會。

圖片
到了同治六歲時,慈禧聯合恭親王奕䜣發動了政變,以顧命大臣專權的名義抓捕了“八人幫”,清朝的權力中心也重新洗牌。恭親王奕訢以議政王身份統管朝廷日常事務,兩位太後則代替小皇帝垂簾聽政,擁有重大決策同意或否定的權力,年幼的同治也就成了慈禧的政治工具。

慈禧強硬、冷酷和旺盛的權力欲給同治帶來了很大是壓力,相比較與生母慈禧的緊張關系,同治反倒和慈安更加親近。慈安太後是一個嫻靜的人,對權利和政治也沒有什么興趣,因此,同治到慈禧的宮裏請安時,按照流程做完那套禮儀後,立即離去。而他給慈安請安時,卻願意在那裏多待一會兒,與慈安聊聊天。

圖片
等到了同治長大成人,慈禧以同治“典學未成”為由,拖延其親政時間,這讓同治愈發對母親幹政的行為不滿,但國家實權還掌握在慈禧手中,同治也只能默默忍受。直到同治十一年,慈禧終於決定為兒子舉行大婚典禮。當時,有兩個准皇後待選:一個是溫厚的阿魯特氏,另一個是精明的富察氏。慈安比較喜歡阿魯特氏,而慈禧更喜歡富察氏。兩宮太後的意見難以統一,最終決定交給同治自己選擇。最後同治選擇了阿魯特氏。

圖片
皇後阿魯特氏比同治年長,父親崇綺是二百年來清代唯一一位旗人狀元,算是書香門第。阿魯特氏性情溫和,知書達理,同治對她一直愛慕敬重,但這卻招來了慈禧太後的不滿。慈禧對同治立阿魯特氏為後早已耿耿於懷,為了給皇後下馬威,她故意抬高鳳秀之女富察氏的地位,在冊封妃嬪時,富察氏被封為慧妃,是品級最高的。按照慣例,妃嬪的冊封禮與皇後的冊立禮同日舉行。但在同治大婚之日,只有慧妃的冊封禮同日舉行,瑜嬪、珣嬪的冊封禮被安排到1個月以後。可是即使慈禧做到這種程度,同治還是不願違背自己的意願親近他不喜歡的富察氏,無可奈何之下,同治幹脆誰也不沾,自己獨居乾清宮。

圖片
終於到了同治十二年,十八歲的同治皇帝於太和殿宣布親政受百官大禮,但這也離他的死亡僅剩一年多的時間。同治親政後親自主持經辦的唯一一件大事,就是重修圓明園,雖然背後是慈禧的意思,但卻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對。經過一番博弈後,最終雙方各退一步,圓明園停修,改為修葺西苑三海。

1875年,同治帝因身患天花,在養心殿中不治而亡,年僅19歲。回顧同治帝在位的十幾年間,中國發生了許多重大改變,開展洋務運動,興辦學堂,培養洋務人才,派留學生出國學習,這都為中國日後的建設留下寶貴的財富,後世史學家將這段時期的發展變化成為“同治中興”,在清王朝接近尾聲的時候,能有這么一個相對穩定發展的階段,也是同治皇帝短暫一生中的幸運之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jm666.com/lishi/1188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