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古代建都大多在北方而不是南方?

封建時代的北方,要遠比南方來得重要許多。

無論是政治、軍事,還是經濟,北方都是最重要的,一個王朝失去北方,不說必亡,但永遠也只能是一個割據王朝,命運也是注定的,就是被北方王朝吞並,成為北方王朝皇帝完成一統天下霸業的踏腳石。三國時期、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每一個亂世,最終一統天下的都是北方王朝:晉、隋、北宋。

北方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自古就被視為天下的中心,向來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說法。在封建時代,有這么一個潛規則,那就是誰據北方,誰就是天下共主,就是天下正統,五代十國時期,梁代據北方,天下就認它是正統,南方諸國多數也都向它稱臣。

故而,北方具有一個與生俱來的特性,那就是正統性。中國人向來講一個名分,打仗要名分、升官要名分、殺人要名分,就連娶妻也要講一個名分。故而,曆代王朝除非不可能,只要據有北方,就一定會在北方定都,因為它也要講一個正統性。

為什么古代建都大多在北方而不是南方?
定都北方除了講一個正統性,還有北方無論是在經濟,還是在人口,都要明顯優於南方。封建時代,北方多為平原地區,土地也較為肥沃,因此種糧食收成更高,古代又是小農經濟,農業興,則國盛,故而糧食收成高,則意味著經濟發達。而農業盛,則人口必然多。

古代打仗靠的就是經濟和人口,人口多、經濟盛,贏得機會就更大。可以這么說,定都北方就等於是控制北方,控制北方則就等於控制天下,也包括南方。

當然,也有人會問自南宋之後,南方的人口和經濟都已經慢慢超過北方,為什么之後的王朝多數還是要定都北方,而不是南方呢?

這裏面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北方的戰略位置要比南方重要。封建時代,因為航海業不發達,所以南方基本沒有面臨外敵的威脅,即使發生戰亂,那也是內部的問題,很少是外敵作祟,就算是有外敵,基本動搖不了王朝根基。

為什么古代建都大多在北方而不是南方?
但是北方不同,北方時刻面臨著虎視眈眈的少數民族的威脅,匈奴、突厥、鮮卑、契丹、蒙古、東胡、烏桓、柔然、黨項、回鶻等,這些北方少數民族威脅著中原數千年,直到清朝都未徹底解決,還面臨著北方准噶爾部的騷擾。

因此,北方少數民族的威脅,迫使每個中原王朝都需要定都北方,因為只有定都北方,才能穩固整個天下,才能坐穩江山。定都北方,則全國精兵都能彙聚於此,之後一旦北方少數民族入侵,就能迅速調集全國精兵禦敵。

如果定都南方,那么北方少數民族一旦入侵,不但調兵困難,可能接到北方被入侵的軍情都需要至少三四天,軍情緊急,戰場局勢可能幾秒鍾內就會發生變化,更別說三四天。因此,當朝廷調兵命令下達,可能兵還沒到,北方就被敵人給攻占了。

為什么古代建都大多在北方而不是南方?
這也是為什么明朝要從南京遷都到北京的根本原因,因為如果不定都北方,北方就會很危險。只有定都北方,中央才能對北方的異族入侵作出最快的反應,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組織兵力反擊異族的入侵。

總的說,定都北方對封建王朝來說是最佳選擇,有了北方,就等於控制天下,包括南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jm666.com/lishi/21517/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