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中舉後瘋了?將他中舉後的官職換到現代,換你也會瘋狂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范進頂著蓬松的頭發,穿著破舊不堪的衣服在大街上發瘋,嘴裏還不停地念叨著:“我中了,我中了,我中了.......”

《范進中舉》出自於清代小說家吳敬梓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剛開始讀到這段時我感覺很奇怪:就中個舉人而已,又不是中狀元,怎么就瘋狂成了這個樣子?

圖片
但是,如果把他中舉後的官職放在今天,你可能比他更瘋,更開心。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對於古時候的寒門學子來說,科考就是他們出人頭地的青雲路,除此之外,門路很少。

科舉制度在當時的社會上有著無可比擬的影響力,它讓當官入仕不再是貴族門閥的專屬。

但是,科舉考試的難度也特別大。鄉試每三年一次,參考者為秀才或類似身份者,考中後稱“舉人”,獲得選官資格,並有機會參加次年在京城舉行的會試和殿試。

 

秀才不能入仕為官,不會給國家編制帶來壓力,所以錄取還相對寬松,但進入鄉試階段後,考試難度就大幅度提高。

圖片
明清時,在全國范圍內,鄉試通常選拔出約千餘名舉人,而最終能通過會試和殿試被錄取為進士的數量只有二三百人,可想而知,競爭有多大,比現在高考都難得多! 這也造就了一批不事生產,一輩子只為考試而活的讀書人,范進就是其中的代表。考中舉人不是像現在考上碩士、博士一樣,僅僅獲得一個頭銜,而是可以鯉魚躍龍門,完成社會身份的質變和社會階層的躍遷。一旦中舉,除了可以免除繁重的稅賦和勞役之外,還獲得了做官的資格,從此擺脫貧困,享受朝廷的俸祿,這無疑是躋身於社會精英階層了。 這回報不可謂不大,也難怪他們要為科考瘋、為科考狂。

圖片
范進原本是一個窮困潦倒的讀書人,家中連米都買不起,老母親和妻子經常挨餓,社會地位十分低下。窮到這種地步,為了那個看似觸手可及又好像遙不可及的舉人夢,他還是堅持去考,終於在連考20年後,他中舉了!當他中舉後,所有人的態度都改變了,從“嘲諷”秒變“奉承”。連平日看不起他的老丈人,也開始尊稱他為“賢婿老爺”。鄰裏街坊紛紛送來珍貴禮物,以示尊敬。這樣巨大的變化,對於一個被壓抑了數十年的人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心理沖擊。

那么中舉之後的范進做了什么樣的官呢?事實上,他的故事並沒有落下帷幕。在母親去世後,范進守孝三年,進京會試,沒想到又再次高中,成為了一名進士,先是授職部屬,後來更是被欽點為山東學道。

圖片
學道這個職務,其主要負責內容包括“掌全省學校政令和歲、科兩試。按期巡曆所屬各府、廳、州,察師儒優劣,生員勤惰。”,相當於如今的省教育廳廳長。

 

從一個家裏揭不開鍋的窮書生,到一個正廳級幹部,只有短短數年時間。這樣人生的大起大落,放在誰身上,可能都會激動非常。

 

范進中舉後的"發瘋”行為雖然可歎、可笑、可悲,但經曆過社會的毒打和人情的冷暖後再看,倒也可以理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jm666.com/lishi/23095/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