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排除掉2個人,紀曉嵐官太小,只能給和珅“提鞋”,劉墉沒實權,沒資格跟和珅鬥!
和珅一生中有兩大勁敵,一位壓得和珅喘不過氣,一位將和珅送上鬼門關!
和珅的真實實力
和珅從23歲得到乾隆賞識,之後就跟開掛了一樣平步青雲,短短30年就升遷了47次,從一個小小的儀仗侍衛做到了當朝第一權臣,盛寵持續30年而不衰,堪稱奇跡。
和珅馳騁官場30年,曾擔任過無數個重要職位,文華殿大學士、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正總裁官、步軍統領……
這么說吧,整個大清所有的權力部門,和珅都曾擔任過一把手,手眼通天,人稱二皇帝!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和珅的實力這么強,什么人才配做和珅的對手呢?
紀曉嵐:官太小,只能給和珅“提鞋”!
紀曉嵐,曾擔任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太子太保等職位,從一品大員!
從一品大員,好像也不弱,應該能跟和珅過過招,你看電視裏面演得多精彩,把和珅耍得團團轉,事實上,紀曉嵐真能鬥得過和珅嗎?其實不然!
紀曉嵐一開始不受賞識,費了很大的力氣才從新疆調回京城,當了一個沒有實權的編修,跟軍機大臣和珅壓根就不是一個檔次的,兩人的身份可謂天差地別,和珅在天上,紀曉嵐在地下。
和珅是文華殿大學士,一品大員,紀曉嵐混了一輩子,連一個殿閣大學士都沒混上,臨終之際,皇帝可憐他,才給了他一個協辦大學士,所謂協辦,就是協助別人,只能坐在邊上,同樣沒有地位。
紀曉嵐巔峰時期雖然也能算是從一品,可一輩子都沒去過軍機處,手裏一點實權都沒有,反觀和珅,軍機處一把手,各個有實權的單位,和珅都擔任過一把手,差距可不是一點半點。
紀曉嵐在編寫四庫全書的時候,是他最風光的時候,擔任總斷官一職。
總斷官聽起來很威風,其實他上面還有總閱官,總閱官上面還有副總裁官,副總裁官上面還有總裁官,而這個總裁官就是和珅,沒錯,和珅是紀曉嵐頂頭上司的頂頭上司,官大一級壓死人啊!
無論吃從那個方面來說,紀曉嵐都只能給和珅“提鞋”,不敢跟和珅鬥法,事實上,紀曉嵐一直都很討好和珅,經常充當和珅的寫手,幫和珅潤色一下文章,鞍前馬後的伺候著。
劉墉:沒實權,沒資格跟和珅鬥!
劉墉曾擔任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太子少保等職位,正一品大員!
正一品大員,威風凜凜,應該可以跟和珅鬥一鬥法,你看電視劇裏面演得多精彩,劉墉根本不把和珅放在眼裏,事實上,劉墉真有本事跟和珅鬥法嗎?其實不然!
劉墉為官的前25年,一直都是地方官,品級也不高,一直到57歲才入京為官,被封為內閣學士,從二品大員,官職雖不小,可是在和珅面前依舊不夠看。
劉墉最巔峰的時候,做到了正一品大員,有濃墨宰相之稱,當然,這也只是美稱而已,他根本就沒有執掌過宰相的權利,反觀和珅,曾擔任過無數官職,每一個都掌握實權。
一個是虛名錦繡,一個是手握實權,孰輕孰重?
即便是不比拼職位,單單比拼在乾隆皇帝眼中的分量,一個和珅能抵得上一堆劉墉。
和珅第1個真正的對手:阿桂,壓得和珅喘不過氣兒
仔細回想一下你就會發現,和珅真正獨攬大權的時期分為2個階段,其一是乾隆49年到乾隆54年,阿桂不在京城的時候,其二是嘉慶2年到嘉慶4年,阿桂生病去世的時候。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只要阿桂在,和珅就得矮一頭,翻不起太大的浪花!
阿桂之所以能力壓和珅一頭,主要有2大原因!
1,出身高貴,背景強大
阿桂出身下五旗之一滿洲正藍旗,後因軍功而被抬旗,變成了上三旗之一的正白旗,抬旗在乾隆時期並不多見,非功勳卓著不能達。
阿桂的父親是三朝元老,曾擔任刑部尚書、九門提督等職位,深受乾隆皇帝的喜愛,後來,阿桂已經青出於藍,官職超過了父親。
阿桂雖然是一位戰功赫赫的將軍,但還憑自己的本事考取了舉人功名,按照清朝的規矩,八旗子弟不用參加科考也能當官,但阿桂不屑於走後門,硬是憑借自己的真本事考取了進士功名。
阿桂是一個官二代,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官二代,武能逢戰必勝,文能治國理政!
2,戰功赫赫,功不可沒
清朝是一個看重軍功的朝代,武將的地位要高於文臣,而阿桂更是武將之中的佼佼者,先後參加過平定金川、清遠之戰,平定金疆,鎮壓回民起義等戰爭,戰功赫赫,地位更是高不可及。
乾隆41年,阿桂平定金川叛亂,戰功赫赫,乾隆皇帝非常開心,封其為一等誠謀英勇公!
一等誠謀英勇公,4字公爵可不常見,整個大清只出現過4位,另外三位不是皇帝的小舅子,就是皇帝傳說當中的私生子,阿桂能獲得這一稱號,靠的可是真本事,由此也能看出阿桂的實力和地位。
自乾隆42年5月開始,阿桂幾乎每月兼任一職,短短3年就當上了領班軍機大臣!
阿桂當領班軍機大臣的時候,和珅雖然已經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賞識,但也只是擔任兵部尚書而已,跟擁有宰相之權的阿桂相比,差距依舊很大。
後來,阿桂經常離京辦差,這才給了和珅可趁之機,官位越升越高,權利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高,影響力越來越大,手底下拉攏了不少人。
乾隆54年,阿桂回京了,此時的和珅已經當上了文華殿大學士,同時還監管吏部和戶部,位列一品大員,黨羽勢力異常龐大,幾乎處於一手遮天的狀態,可是在阿桂的面前,和珅依舊得第一頭,原因很簡單,阿桂是他的頂頭上司。
阿桂堅持自己考功名,堅持自己上戰場拼戰功,他是一個有真本事的人,也喜歡有真本事的人,所以,阿桂很瞧不上和珅,在他眼中,和珅就是一個靠溜須拍馬上位的人,一點本事沒有,不屑與其為伍。
阿桂跟和珅屬於一個單位,每次上朝的時候,原本應該站在一起,可阿桂偏偏要遠離和珅,不跟他站在一塊。
阿桂是和珅的頂頭上司,和珅在彙報工作的時候,阿桂也是愛答不理的撞他,根本就不把和珅放在眼裏。
和珅雖然強大,可一直生活在阿桂的陰影之中,足足8年,阿桂始終壓制著和珅,壓得和珅喘不過氣兒,一直到阿桂去世,和珅才真正成為二皇帝。
和珅第2個真正的對手:王傑,將和珅送上鬼門關
和珅如日中天的時候,被人稱為二皇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偏偏就在這個時候,依舊有人瞧不上他,處處與其作對,這個人就是狀元清官王傑。
王傑,陝西人,八歲喪父,家境貧寒,靠著努力學習才考中了舉人,之後,他沒有著急去考進士,而是在兩江總督尹繼善手底下找了個活幹,先賺錢孝敬老母親。
尹繼善十分賞識王傑的才學和書法,動不動就讓王傑替自己寫折子,還經常拿王傑的一些書法作品去討好乾隆皇帝,而這一切,王傑本身都不知道。
乾隆24年,王傑40歲,終於考中了進士,參加殿試的時候,考官給了一個第三名,可是乾隆在閱卷的時候,一眼就認出了王傑的字跡,非常開心,當時就決定讓王傑當狀元。
乾隆的這一舉動,並非荒唐,也並不是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事實上,他讓王傑當狀元有三大理由:
其一,王傑的字非常好,乾隆非常喜歡。
其二,王傑的文章非常好,比起第一名也毫不遜色。
其三,王傑出身西北,西北正在用兵,出一個狀元可以鼓舞士氣。
於是,王傑就成了狀元,之後更是平步青雲,先後當過兵部尚書、軍機大臣、東閣大學士等職位,妥妥的一品大員。
當時,和珅雖然權傾朝野,勢力很大,可是,王傑從來都不把和珅放在眼中,不僅不怕,甚至還要主動諷刺一番。
有一次,和珅正在跟一群小弟欣賞水墨丹青,一時興起,便想讓狀元王傑也來看看,沒想到直接被王傑懟了回去:“腐敗之人,也配欣賞水墨丹青?”
又有一次,和珅想要跟王傑套近乎,當眾拉住王傑的小手,一邊摸一邊說:“狀元郎的手就是不一樣,真軟乎,就像春天裏嬌柔的花朵。”
不得不說,和珅拍馬屁還真是有一套,可惜的是,王傑根本就不吃這一套,又懟了回去:“這破手又不會往家裏摟錢,有什么好的?”搞得和珅灰頭土臉,尷尬了好半天。
後來,王傑跟著嘉慶帝一起清算了和珅,將和珅送上了鬼門關。
對於王傑這樣的大清官,嘉慶帝是非常喜歡的,70歲的高齡還不讓退休,硬是讓他當首輔大臣,一直幹到80歲才退休享清福。
寫在最後
事實證明,電視劇終究還是電視劇,紀曉嵐也好,劉墉也好,這些名聲赫赫的大佬,其實根本鬥不過和珅,只有阿桂和王傑這種有真本事、有風骨之人,才能壓制並戰勝和珅!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jm666.com/lishi/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