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羅漢竹有哪些注意事項,如何提高出筍率?

羅漢竹養護管理注意事項

1.水分管理

羅漢竹喜濕怕積水。裝盆後第一次水要澆透,以後保持盆土濕潤,不可澆水過多,否則易爛鞭爛根。從裝盆至成活階段還要經常向葉片噴水。如果盆土缺水,竹葉會卷曲,此時,應及時澆水,則竹葉又會展開。夏天平均1至2天澆水一次,冬天少澆水,但要保證盆土濕潤,以防“幹凍”。

2.肥料管理

盆栽羅漢竹肥料主要以裝盆時拌入盆土中的有機肥為主,竹子成活後適當追肥,“薄肥勤施”,在春夏水施0.5%尿素或1.0%的複合肥。

3.病蟲防治

盆栽羅漢竹蟲害主要有蚜蟲、介殼蟲等,可用80%敵敵畏乳劑或40%樂果乳劑1000倍液噴灑;病害主要有煤汙病、叢枝病等,要加強管理,及時修剪病株。

4.其他管理

高溫季節,應把盆栽羅漢竹移至陰涼處,避免烈日暴曬。並向葉片噴水,保持葉色翠綠。冬季須將盆栽羅漢竹移至背風向陽處或室內.裝盆時間。裝盆時間以春季竹筍出土前的2、3月份和秋季9、10月份為佳,其中地被竹以2月最佳。叢生竹因為夏秋出筍,以春季3至5月為好。

種植羅漢竹有哪些注意事項,如何提高出筍率?
 

羅漢竹冬天防凍方法和如何提高出筍率

生長季節均可移植,但以在早春二月和梅雨季節最好。移植時,選3-5竿母竹,盡量多帶地下竹鞭,要避免弄傷竹與鞭連接處。移植後應置於陰濕處養護半個月,再移至陽光充足處。佛肚竹平時養護,要注意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能大濕;氣候幹燥時,應經常向葉面噴水。新竹抽出後,為控制竹的高度,可通過控水來抑制其生長;每次扣水至頂梢嫩葉發灰微卷時,再澆透水。往複幾次,就可明顯抑制植株長高。除盛夏外,都應給予全日照。此竹雖喜肥,但盆栽竹一般要少施肥,只在新筍抽出前施一次餅肥,秋末施一次雞糞或豆餅作基肥即可。若施肥過多,易導致枝竿生長旺盛,不利保持植株低矮秀雅之姿。越冬應移入室內向陽處,使室溫保持在0℃以上。生長良好的羅漢竹,能在春末秋初分別萌發兩次新竹。春末夏初萌發的竹,竹節間隆起膨大,而秋發竹,竹節間大多不膨大,且節間長,一般不留。但也可用來留作母株,分株繁殖後長出的新竹,仍能隆起。由於盆栽佛肚竹土層較淺,養分有限,增殖不旺,所以一般不宜直接用作分株繁殖,便可利用秋發竹和主竿上的次生嫩枝來進行分株或扡插繁殖。這種枝上的節部都有隱芽,具有發根抽筍的能力,從而增加褚筍率。

具體做法是:在梅雨季節,選取基部帶有腋芽的嫩枝條3-5節,並帶部分小葉,用500ppm萘乙酸浸插穗基部10秒種,然後斜埋入土壤或蛭石中,但不要太深,末端應露出土外,再用稻草覆蓋,噴水保濕,有全光噴霧條件則更好,20餘天就可萌發出不定根。新根長出後要減少噴水;土插者可留床養護,勤施薄肥,待第二批新筍萌出後再移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jm666.com/nongye/6253/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