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命富貴、避鬼及兵——“長命鎖”的由來

中華大地江河縱橫,華夏文化源遠流長,在這樣一片土地之上的傳統民俗百花齊放,各式各樣。

然而,有一個習俗卻似乎貫穿著整個中華大地,流傳於全國各地區之間,那便是給孩子佩戴“長命鎖”。

長命鎖

長命鎖,顧名思義,其造型多被做成鎖狀,有圓形的,也有橢圓形的。一般長10至14厘米,寬6至8厘米。

用項鏈或絲編帶穿入鎖檔中,形成一個圈,掛在幼兒脖子上,鎖垂在項下胸前。

圖片
銀鎖正反面有文字與圖案,鏨有"長命富貴"、"福壽萬年"等吉祥文字,也有將它做成如意頭狀,上面鏨刻著壽桃、蝙蝠、富貴牡丹、吉祥八寶、金魚或蓮花等寓意吉祥的圖案。

主流的長命鎖是以銀材質為主要的打造,其原因是銀的使用比較廣泛,可塑性高。

圖片
此外,銀本身對人體有保健作用,適合給體質嬌嫩的孩子佩戴。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述道:(銀)“安五髒、安心神、止驚悸、除邪氣”。

在傳統文化中,銀可以避邪,幫助孩子排除掉體內的“胎毒”,幫助心智尚未健全的小孩安神。

除了銀以外,也有用玉制鎖的。

圖片
在清代人天花才子的小說《快心編》中便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有一個姓石的人家,晚來得子,夫婦倆"恐他難得長養",特地做了一塊玉鎖掛在兒子頸間,一直伴隨到他長大成人。

書中形容這塊玉鎖,被"琢得精巧絕倫,縷著雙魚戲水,暖潤滑澤。"

起源

長命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方古越人。

上古時期的古越人有紋身遺俗,古代崇尚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

到了漢代,便有了五色絲線的習俗,稱其為“長命縷”,每到了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在門楣上懸掛上五色絲繩,以避不祥。

《太平禦覽》卷三一引漢應劭《風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又有“五彩,辟五兵也”之說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這股絲繩被移到了婦女臂上,漸成為婦女和兒童的一種臂飾,以祈求驅邪辟災、祛病延年、健康長壽。

圖片
至於唐代,這一習俗已經在全國各地盛行,唐代張說《端午三殿侍宴應制探得魚字》詩記載:“願齎長命縷,來續大恩餘”。

宋朝後,更是得到了官方政府的認可,宮廷之中有端午節賜百官長命縷習俗。

每到端午節前,皇帝還會在長春殿親自將續命縷賞賜給近臣百官,以便他們在節日佩戴。

圖片
上行下效,民間對此也是趨之若鶩,這種五彩絲繩編結物被稱為“珠兒結”、“彩線結”,除了絲繩、彩線外,還穿有珍珠等物,在當時京都等地的街市上還有不少店鋪和市販,專門以銷售這種飾物為生。

到了明朝後,移風易俗,與南方苗族流行的銀腑飾相結合,形成了“銀鎖”,在當時也被稱為“瓔珞”。

《紅樓夢》裏一開頭寫寶玉出場時,就戴著只“金螭瓔珞圈”,瓔珞上掛著他的寄名鎖和“通靈寶玉”,寶釵也有一個金瓔珞圈,所綴金鎖上是“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吉讖。

長命鎖的習俗

新生兒滿百日或周歲舉行的儀式中最為流行的是掛長命鎖。

這枚精致的“古鎖”承載著人們希冀“鎖”住生命,孩子平安健康的長大。

掛長命鎖習俗隨著時代發展,漸漸稱為了一種象征性的儀式。

圖片
在江南地區,外婆要給剛出生的外孫送銀制的裝飾鎖。

在長江中下遊地帶,家中有新生兒,家人擔心新生嬰兒體弱多病,便采取替新生嬰兒認多子多福的幹爹幹媽來消災避禍。

幹爹幹媽要出錢為新生嬰兒打制銀鎖和項鏈圈一個,戴在嬰兒頸上。

孩子長到12歲,便被認為已經過了危險期,則要取掉銀鎖、項圈,稱之為開關。

湖南等地則是由家長請一位在當地有影響的人,找一百戶人家籌錢,打成一把銀鎖,其中隨附一張寫有一百戶主人姓名的字條。

從小孩3歲起度“花樹關”時戴上,直到12歲度“大關”後解下。

這種集百家錢制成的長命鎖又稱“百家鎖”,但因為集百家錢的方式頗為繁瑣,於是又有簡單易行的方法,即用錢和乞丐的錢交換,乞丐的錢是挨家挨戶討來的,其錢有來自百家之意。

圖片
千百年來,中國人通過往日裏生命曆程的經驗,把所有美好的祝福凝結於“長命鎖”上,懷著無比虔誠的心情把“長命鎖”所賦予的美好佩戴到了孩子身上。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jm666.com/shenghuo/fengshui/1493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