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恒登基之後殺光劉盈的兒子,為何留下劉盈皇後張嫣?

劉恒登基時,漢朝廷是個爛攤子,面臨著許多問題,比如對大臣們的安撫、軍政大權的撐控、以及劉盈兒子們的安置去留等等。這些問題迫在眉睫,急需處理,而劉恒不過是個“外來戶”,還是個“舶來品”,所以感到很是棘手。

劉恒登基之後殺光劉盈的兒子,為何留下劉盈皇後張嫣?
 

劉恒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出生於公元前203年,8歲時去代國做了諸侯王。公元前180年,劉恒被“誅呂功臣”擁立為帝,那時他已經做了16年的代王。

漢初,中央朝廷對諸侯國的控制力比較弱,再加上劉恒內斂好靜,謹小慎微,防范封閉,所以在這16年裏,他實際上只與朝廷維持了一種若即若離的關系。如此一來,劉恒便對京城長安內的一切都很陌生,所以說他是一個“外來戶”也不為過。

什么是“舶來品”呢?首先是由他“外來戶”身份的性質所決定;其次是皇位不是從前任繼承得來,而是突然受到邀請。

劉恒登基之後殺光劉盈的兒子,為何留下劉盈皇後張嫣?
 

劉邦之後的皇帝是次子劉盈,劉盈之後是兩個兒子劉恭、劉弘,呂後先後把他倆擺在了台面上。諸呂被滅後,少帝劉弘還是名義上的皇帝。劉弘並沒有將皇位傳給劉恒,“誅呂功臣”也沒有安排劉弘走這個程序,而是直接繞過劉弘邀請劉恒來當皇帝,所以劉恒就像是一個“舶來品”。

既然不是土生土長起來的皇帝苗子,劉恒應該如何開展局面呢?總體而言,他分了三步走。

第一步控制宮廷衛隊,以此保障自身的安全問題,腥風血雨就在昨天,不能掉以輕心。劉恒先把從代國帶來的心腹大臣宋昌任命為衛將軍,統領兩宮衛隊及南北軍。而後又任命另一個心腹張武為郎中令,負責巡視各個宮殿,站崗放哨。這樣一來,劉恒如同在“諸呂功臣”之間築起一道壁壘,既防患於未然,還掌握了事態發展的主動權。

第二步就是處置劉盈的幾個兒子,因為他們身上有呂家血脈,留著等於養虎為患。好在這些事情沒用劉恒操心,懂事兒的太仆夏侯嬰與東牟侯劉興居主動將幾個孩子做掉。

第三步就是獎賞那些擁立他的功臣,比如周勃、陳平、灌嬰、酈寄、曹窋、劉澤等等眾人。劉恒心裏清楚,這些人之所以擁立他為帝,實則是一個將利益最大化的兌現過程,所以他論功行賞,盡量讓各位心滿意足。

三步棋走完之後,大漢王朝算是邁入漢文帝時代的門坎兒,但也有人疑問,是不是漢文帝劉恒漏了一個人?劉盈的皇後張嫣不是還活著了嗎?為什么不把張嫣解決了呢?他就不怕這個女人跳出來鬧事嗎?其實張嫣並沒有那么大的能量,她與呂後族人也應該區別對待。

張嫣長得很美,劉邦活著的時候曾說,這個女子的美不能小覷,將來必定豔壓群芳,不可方物。在劉邦看來,她最寵幸的妃子戚夫人在張嫣面前也會黯然失色。劉邦在鑒賞女人方面可謂獨具慧眼,事實上他看張嫣也沒有走眼,因為後世把她尊為了“花神”,還立廟祭祀摩拜。

劉恒登基之後殺光劉盈的兒子,為何留下劉盈皇後張嫣?
 

按輩分算,劉邦是張嫣的外公。張嫣的母親就是劉邦唯一的女兒魯元公主,可最終張嫣卻嫁給了劉邦的兒子劉盈。而劉盈與魯元公主又是一對兒親生姐弟,他們的母親就是西漢大名鼎鼎的呂後。繞來繞去,張嫣嫁的人是自己的親舅舅。舅舅娶外甥女,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因此也注定了這場婚姻的悲劇色彩。

是誰這樣的別出心裁的安排呢?自然是呂後的手筆。想必呂後對這場婚姻相當滿意,於是還美其名曰:親上加親。而普通百姓只能說,帝王家的生活,實在讓人看不懂!

張嫣11歲與劉盈結婚,被立為皇後,15歲就守了寡,40歲去世時還是處子之身,所以她是個很不幸的女人,而她的不幸源自於自己的生活環境,她的生活環境又是由她的整個家族營造。

劉恒登基之後殺光劉盈的兒子,為何留下劉盈皇後張嫣?
 

張嫣算是名門之後,她的祖父張耳是秦末漢初的風雲人物,巧的是,劉邦早年就與張耳有過交情。張耳曾在魏國信陵君府上做門客,劉邦仰慕信陵君威名赫赫,於是在投奔拜會的過程中結識了張耳。據說,當時劉邦比較落魄,在張耳家吃喝拉撒,沒少了折騰,而張耳沒有過一絲嫌棄的意思。

陳勝吳廣起義後,張耳攜好友陳餘立刻加入。後來,張耳與陳餘先後擁立了武臣與趙歇在趙地稱王。章邯滅掉項梁之後,以堅壁清野之勢進攻趙國,於是張耳與趙王歇被圍困在巨鹿城內。危在旦夕之際,多虧項羽破釜沉舟戰敗王離,收降章邯,解了巨鹿之圍。

之後,張耳追隨項羽入關,並得封恒山王(為避漢文帝劉恒諱,所以一直稱常山王)。當時劉邦受封漢王,與張耳屬同一級別。關中分封後,張耳與陳餘反目,並被陳餘擊敗,封國被奪。當時劉邦正好殺回關東,於是張耳順勢加入漢軍陣營。楚漢戰爭開始後,張耳隨韓信去開辟北方戰場,攻占趙國後被劉邦封為趙王。

劉邦稱帝前,張耳已經去世,兒子張敖繼承封國。值得一提的是,劉邦的唯一女兒魯元公主就嫁給了張敖為妻,並生女張嫣與子張偃。前198年,發了貫高謀刺劉邦事件。貫高是張敖的相國,按理說漢初相國均由中央朝廷直接任命,貫高效忠於劉邦才對,所以貫高的行為有些詭異。更詭異的是,貫高本人一口承擔了全部責任,說行刺事件是他一人所有,與趙王張敖沒有一絲一毫的關系。

真的與張敖沒有關系嗎?呂後也向劉邦求情說,張敖可是咱女婿呀?他能謀害你嗎?劉邦反駁說,張敖如果當了皇帝,還能認你的閨女嗎?所以,從劉邦內心來說,貫高的幕後主使就是張敖。劉邦本打算重罰張敖,奈何貫高受盡酷刑也不松口,所以在沒有找到直接證據的前提下,只好將張敖貶為宣平侯,將趙國封給三子劉如意。

劉邦早有奪張敖封國的想法,因為剪除異姓諸侯是他的既定國策。他始終把張敖當做外人看待,此時目的達到,也就見好就收。張敖被貶之後,自然更認清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他不可能天衣無縫地融入劉姓皇室。所以,從本質上講,他們是一種對立關系,張敖的勢力越大,這種矛盾就越突出。

所以,回過頭來再看張嫣的處境,她其實是呂後的一枚棋子,一個政治犧牲品。如果張嫣生下兒子,這個孩子就有了劉、呂、張三家血脈,將來必然會被選為皇位的繼承人。但在呂後的眼裏,最在乎的應該是劉、呂血脈,張嫣不過是一只孵蛋的雞。

結果事與願違,張嫣沒有生下孩子,因為劉盈壓根兒就沒有破過她,所以張嫣最終也沒有融入劉呂之中。這樣一來,如果劉恒處死張嫣的話,那么張嫣就顯得很無辜。再加上,當時的魯元公主與宣平侯張敖均已過世,張嫣成了一個孤苦伶仃的弱女子,所以對劉恒造不成任何的危險,也就沒有殺的必要了。此時眾人,對悲催遭遇的張嫣應該是同情,而不是落井下石。

劉恒登基之後殺光劉盈的兒子,為何留下劉盈皇後張嫣?
 

事實上,當時張嫣還有張偃、張侈、張壽三個兄弟,劉恒也沒有對他們下手,可見劉恒是一個非常明理的皇帝。不過,宮廷政治的爭鬥無比我們想像的要殘酷與實現,張嫣的餘生一直在幽居狀態中度過,40歲便去世,以此可窺見她對人生的失望。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jm666.com/lishi/1997/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