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前英國曾主動的派遣過3次使者來華,想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擴大對華貿易,最後卻都以失敗告終。一些不明曆史真相的人把失敗都歸咎於清王朝的狂妄自大、目中無人,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讓我們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
一、英國第一次使華。
中英兩國官方第一次正式接觸是在1793年。1793年此時中國的統治者還是乾隆皇帝,但此時的乾隆皇帝已經垂垂老矣,這一年他已經83歲了,清王朝在他的治理下國力達到了曆史的巔峰,此時的清王朝那是經濟繁榮、文化發達、版圖遼闊、國家統一,清王朝不僅是東方第一大國,而且是當時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強國。正所謂盛極必衰,清朝的衰敗也是從乾隆中後期慢慢開始的,從英國大使兩次覲見中國皇帝中也可以看出清王朝走向衰亡只是個時間問題而已。
我們知道,清王朝一直以來秉持的就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態度來對待其他國家的,一直實行的就是自給自足,閉關鎖國的政策,所以對於世界發展大勢上層統治者幾乎一無所知。在18世紀60年英國已經進行工業革命,資本主義飛速發展,國力迅速增強,在1789年西方各國來華商船共86只,而英國就占了61只,但清政府在對外貿易方面采取嚴格的限制政策,嚴重制約了英國對華貿易的進一步發展。為了進一步開拓中國市場,英國在1793年的時候任命馬戛爾尼為特使,組成了一只600多人的龐大使團,以祝賀中國乾隆皇帝83歲壽辰為名赴華,如果不以這個名義來華我估計當時的乾隆是不會接見他。
英國第一次和中國統治階級見面准備那是相當的充分,派的人全是精英,正使馬戛爾尼是有名的外交家,而且還是一個具有廣博知識的學者,畢業於都柏林大學三一學院,獲碩士學位,曆任駐俄公使、愛爾蘭事務大臣、西印度石檀島和托貝哥島總督、印度馬德拉斯總督等。副使斯當東,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曾在法國獲醫學碩士,後成為牛津大學的法學博士。代表團的其他成員,也都是由各種專家組成的,有哲學家、醫學家、機核專家、畫家、植物專家、航海家和軍事家等。從這也能看出英國對這次訪華是極其的重視的。
但是當時的清朝對待英國使臣是什么態度呢?可以用這幾句話概括:最禮貌的迎接,最殷切的接待,最嚴密的監視,最文明的驅逐。
首先是迎接,對於接待的規格乾隆皇帝親自做了指示,對待英國的規格比著緬甸、安南等國的接待規格要高,主要是乾隆皇帝覺得英國漂洋過海遠道而來為了給他祝壽太不容易了,所以規格定的比其他國家要高。當時的直隸總督梁肯堂遵照乾隆的指示,給了代表團以熱烈的歡迎和親切的會見。會見後僅送到英國使者船上的筵席就整整四桌,每桌菜肴和水果有48種之多。送給使團的食物更是豐富無比,計有公牛20頭,豬羊各120頭,雞鴨各100只,面粉、大米各160包,饅頭14盒,茶葉14箱,西瓜100個,甜瓜3000個,黃瓜20簍等等。這充分展示了我東方人的熱情好客,當時的馬戛爾尼使團激動萬分,馬戛爾尼不斷的向隨員們贊歎,“這食品太豐富了,太豐富了"。這給了馬戛爾尼一種錯覺,他感覺這次出使有戲。
接下來就是覲見了。英使在覲見乾隆皇帝前出了個小插曲,就是關於覲見皇帝的禮節問題,英國人覲見皇帝的禮節是免冠,跪一膝,一俯首,而清朝時覲見皇帝都是三跪九叩,所以在這點上雙方產生了爭執。中國官員堅持馬戛爾尼等應遵從中國禮法,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禮。英使則堅持用覲見英王之禮覲見皇帝。
這事雙方爭執了1個月,因為這事,英使差點沒見到乾隆。幸運的是乾隆過壽,心情比較好,也沒跟英使計較那么多,最後允許英使覲見時依英國禮節,屈一膝,但免去吻手禮。禮節問題解決了,就是覲見了,9月14日,乾隆皇帝在熱河行宮萬樹園正式接見了英使,聊的也挺愉快,而且還設宴招待了他們,贈送了一些禮物,並親斟禦酒給他們喝,第二天乾隆還特許他們遊曆了萬樹園,英使團成員還隨同各級官員一道參加了乾隆生日的慶祝活動,這殷切的接待讓英使感覺到這趟出使很可能達到預期目的。
馬戛爾尼千裏迢迢跑到中國可不真是為了給乾隆祝壽來的,他的真實目的是和中國建立起平等的國家關系,進一步拓寬英國的在華貿易。但是當馬戛爾尼向清政府表明真實來意後,清政府態度那是180度大轉變,乾隆皇帝立即要求陪英專使徵瑞嚴密監視,並想辦法盡快把英國使團給弄回去,還給兩廣總督長麟下令,讓他們做好軍事准備,防止英國以此為借口而生事端。
馬戛爾尼畢竟是有經驗的外交家,什么大風大浪沒見過,直線走不通,可以走曲線嘛。回到北京後,馬戛爾尼開始找到當時的皇帝身邊紅人和珅,想通過他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但沒想到的是和珅竟然以北京天氣冷為理由督促他早日啟程回國,而且一談到通商貿易和珅就顧左右而言他,把馬戛爾尼氣的半死。馬戛爾尼哪裏知道,盡管和珅為權相,但在君主專制的中國也只能執行皇帝的命令,尤其是涉外事件。
為了使英使早日回國,乾隆不僅向英王及其使臣送了不少禮物,還把他們原來贈送的禮物給退了回去,並下了一道詔令,先是表揚了英使一番,然後針對英國要求派遣使臣駐華的事斷然拒絕了,根本不給商量的餘地,說這和天朝體制不合。就是這樣馬戛爾尼還是不甘心,又以書面形式向中國政府提出了六項要求,要求到浙江、天津等地停船,到北京設立商行,在廣州撥給一塊地方居住等等。
乾隆看了以後,非常生氣,直接下了一道詔令,對六項要求全部駁回,恩威並施,一方面派大臣開導,另一方面給以警告,如果他們到浙江、天津等地交易,就將他們驅逐出去,以後再不跟他們進行貿易,至此馬戛爾尼死心了。馬戛爾尼被禮送出京,清朝派專人陪同,沿著運河南下到達廣州,中英第一次官方會面就這樣結束了。
馬戛爾尼使團訪華,除了與中國交換了一些禮品外,一無所獲。然而,這是東西方兩個大國間的第一次正式接觸,在中英關系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對英國來說,雖然通過外交努力擴大在華貿易失敗了,但由此進一步了解了中國。對中國來說,完全拒絕了英國的要求,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了民族的尊嚴,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在西方發展水平高於東方的情況之下,清政府自高自大、抱殘守缺,拒絕和英國談判和建立正常的國家關系,失去了一次了解世界、了解西方的機遇,直接影響了以後的曆史發展進程。乾隆中期以後,清王朝開始走下坡路,從此,每況愈下。而以英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各國蓬勃發展,日新月異,東西方的差距越拉越大了。
二、英國第二次使華。
第一次英國使華並沒有取得他們想要的結果,時隔20年後,英國又派遣了阿美士德來華訪問,這一次訪華更慘,阿美士德連皇帝的面都沒見到,這裏面發生的故事挺有趣。
這時清朝的皇帝已經換成嘉慶了,這時的清王朝已經大不如前了,康乾盛世已成為過眼煙雲,江河日下,千瘡百孔,階級矛盾日益尖銳。乾隆是我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嘉慶是盼星星盼月亮盼著乾隆退位,但是好不容易得以繼位,誰知剛一繼位,就遇上來勢凶猛的白蓮教大起義,費時9年,才將教亂平息。元氣未複,1813年,“禁門之變"又起,林清等天理教徒打進皇宮,嘉慶驚呼,真乃漢唐宋明未有之事。剛剛過了幾年平安日子,又遇上西方英吉利國派使要叩開中國緊鎖的國門。國勢雖然衰微了,但視外國為文明低下的“蠻夷”,中國為盡善盡美的天朝、駕馭萬國的思想觀念並沒有什么變化。
1816年英國派遣阿美士德一行第二次訪華,這次訪華除正使阿美士德外,還有副使斯當東、第二副使享利·埃利斯、翻譯馬禮遜和德庇時等等,這些都是英國政府精心挑選的,副使斯當東大家比較耳熟吧,在第一次英國訪華的時候也有個副使斯當東,但此斯當東非彼斯當東,這個是斯當東的兒子小斯當東,外國人取名字就喜歡跟父母一樣,什么布什、小布什的,多的很,不清楚的有時候容易搞混。這小斯當東很有意思,他第一次的時候也隨著父親來到過中國,而且因為講了幾句漢語得到了乾隆的喜歡,還賜給了他一個荷包,這次英國派他當副使顯然也是有原因的,從使團成員看有兩個特點,一是漢語水平都很高,二是都來自東印度公司。中國貿易主要就是東印度公司負責的,從這可以看出英國對華貿易的重視。
阿美士德
7月28日,阿美士德一行來到中國,這次他們遇到的嘉慶,嘉慶可沒有他老爹好說話,嘉慶對英使訪華的意圖多少有些了解,知道他們萬裏迢迢的跑到中國肯定是有事相求,所以也不怎么想搭理他們,但是來者是客,伸手不打笑臉人,況且別人帶著禮物過來,你也不能趕別人走啊,所以也就同意了。但是對如何接待也做了明確的要求,一是按照接待一般貢使得規格接,不要鋪張浪費,二是要遵守中國禮節,不然的話就不要讓他們進京了,直接讓他們回去算了。
英國方面其實在來之前也考慮過禮節問題,因為在第一次來中國的時候他們也面臨過同樣問題,所以來的時候英國外交大臣就指示阿美士德,只要能達到目的可以三跪九叩也是可以的。但是東印度公司董事會卻認為在禮節上不能讓步,不然會降低英國的威嚴。阿美士德犯難了,不知道該聽誰的了,就征詢兩位副使的意見,兩位副使也給出了截然不同的意見,埃利斯認為可以叩頭,斯當東則堅決反對。斯當東認為叩頭也不會解決問題,反而有損英王尊嚴。阿美士德最後采納了斯當東的意見,因為斯當東更了解中國情況,畢竟斯當東小時候就來過中國,還跟著父親出使過一會,那次也沒叩頭,最後也見到了中國皇帝,而且這次出使,也主要是為了東印度公司的利益。就是因為這個禮節問題導致阿美士德一行連皇帝的面都沒見到。
阿美士德一行來到天津後,欽差大臣蘇楞額設宴款待,宴會開始前,蘇楞額等提議先向皇帝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禮謝宴,這時候問題出現了,阿美士德反對行三跪九叩的禮節,因為在英國同國王的牌位行禮,免冠、拜揖、一俯首,便是極大的禮節,阿美士德等堅持己見,毫不妥協。最後還是中國官員讓了步,自己向皇帝牌位行了三跪九叩的禮,阿美士德等使臣則向牌位三免冠、九拜揖、九俯首,算是對中國皇帝表示了極大的尊敬。
本來按照嘉慶皇帝的旨意如果英國使臣不按中國的禮節來,直接將他們勸返回國就行了,但是蘇楞額自作主張就把英國使臣往北京帶,在半路上收到皇帝的指示,明確指示蘇楞額說服使團行中國禮,如果他們不行中國禮就讓他們返回去算了,省的到時不好看,還對蘇楞額說,如果英使來京,行禮仍不如意,不僅要將使臣逐回,而且還要以辦理不善對他們進行治罪。這下蘇楞額緊張了,趕緊停下了船,反複勸說阿美士德行中國禮,在勸說無效的情況,又以拘禁斯當東、逐回使臣相威脅,但是阿美士德是吃了秤砣鐵了心,就是不同意。本來他們不同意直接將他們驅逐就行了,也沒後來那么多事了,誰知皇帝又派了理藩院尚書和世泰、禮部尚書總管內務大臣穆克登額過來對英使再行規勸,但是還是沒用。
一方面是皇帝的強硬態度,一方面是阿美士德等使臣頑固堅持,和世泰等人夾在中間,十分為難,不知如何是好。但是不知道和世泰是不是腦子被驢踢了,想出了個餿主意,他居然謊報實情,上奏皇帝說英使已經同意行跪拜禮,現正在練習,起跪雖然不自如,但也湊和著像個樣子。事實上,對覲見中國皇帝的禮節,阿美士德仍然堅持按英國的禮節,沒有絲毫讓步,不僅沒有演習過中國禮節,即ロ頭上也沒有表示過。嘉慶聽報後非常高興,只要英使遵從中國禮法,保全中國體面和皇帝的尊嚴就可以了,至於禮節熟練與否是那沒有什么關系。於是他決定於8月29日早朝在圓明園接見英國使臣。
你很難想像的出和世泰想的辦法是什么,他准備讓使團提前於8月28日夜間由通州出發,經過一夜的奔波趕到北京,趕上次日早上皇帝召見,將疲憊不堪的英使連挾帶拖地拉到皇上面前,屈膝俯首,這樣便可蒙混過關了。這樣的主意我感覺有腦子的人肯定是想不到的,堂堂朝廷大臣居然能想出這樣的辦法,真的是很可笑。
8月29日皇帝和眾大臣早早的就在頤和園等著召見英使了。阿美士德一行這時也到了北京,經過一夜的跋涉,氣喘籲籲,腳、腿疼痛,四肢無力,窩了一肚子氣。這時這般模樣要他覲見皇帝,他發現是個陰謀,大英帝國的使臣豈願受此捉弄?於是阿美士德“以極度彼勞、禮服沒有准備、特別是以沒有攜帶國書等為理由,拒絕前往”。和世泰等著急的不行,只好撒謊說英使不能快走,請求等一會兒再傳。
嘉慶皇帝是左等右等不見英國使臣,於是又讓人去傳令催促,這時阿美士德還是不願意去覲見皇帝,和世泰沒辦法,只能再次撒謊說英使正在鬧肚子,讓皇帝再等等。這個時候和世泰著急的直接上手了都,對阿美士德是又推又拉,奈何阿美士德死活不同意。等到皇帝第三次傳見的時候,和世泰沒辦法了,只好說貢使已經病倒,不能覲見。這時候嘉慶皇帝還蒙在鼓裏,聽說正使病倒了,心裏還有點過意不去,於是下諭讓正使回去好好休養一下,召副使覲見也行。和世泰又撒謊說,副使也病倒了,要等到正使病愈,然後一起來見。
嘉慶當了這么久的皇帝,這種事情還是頭一次遇見,非常惱火,感覺這英國使臣架子也太大了,得了什么病,難道連走路都走不了了嗎?這分明是藐視我天朝,怒火中燒,直接下令將英使驅逐出北京,對和世泰等人也給以懲罰,交部嚴加議處,並罰他們賠償英使路上的一切費用。
直到第二天,嘉慶帝才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對英使的氣消了幾分。但是被這么一弄,也不再想接見英國使臣為了。於是派人追至良鄉,將英使帶來的貢品“加恩”追收了幾件,讓使團帶回一封致國王的詔書。詔書主要內容是,一、英王輸誠向化,篤於恭順,皇帝深為愉悅;二、使臣無禮,是以遣回;三、中英兩國相隔遙遠,遣使遠涉,良非易事,以後不必再遣使來。這封國書,是中國封建統治者昧於世界形勢仍然自高自大的表露。
很多人把阿美士德訪華失敗歸咎於當時的清王朝狂妄自大,其實這是不客觀的,這裏面清朝是有問題,但是主要問題還是在於英國方面。拿破侖就這段曆史有個比較公正的評價,他說:中國之皇帝,有索人叩頭之權利,外國大使“既肯叩頭,萬事皆了。俄英二國應指令其使服從叩頭之請,然亦應要索中國大使之來倫敦及聖彼得均應自尊其國俗。夫下禮於異國之君,一依其俗,誠適合而無損尊榮也。然叩頭一事,亦指人之性矣”。中國有句俗話叫入鄉隨俗,英國使臣既然來到中國遵從中國的禮節這是應該的,如果英使能遵守中國禮節,見到嘉慶皇帝應該問題不大,至於能不能達到預期目的,擴大中英貿易那就不得而知了。
三、英國第三次使華。
英國政府的兩次使華的失敗,讓那些急於打開中國大門,擴大中國貿易的資產階級非常不滿,特別是阿美士德返回後,心中憤恨,把失敗的所有原因都歸咎於當時的清王朝,當時曼徹斯特、利物浦等地的資產階級掀起一片反華叫囂,瘋狂鼓吹發動侵華戰爭,要求政府用武力打開中國的大門。但英國政府並沒有放棄外交手段,准備做最後一次嘗試。第三次使華的失敗,為6年後的鴉片戰爭爆發埋下了伏筆。
1833年英國政府廢除東印度公司的對華貿易特權,英國商人從此可以自由同中國貿易。同時英國為了便於管理對華的貿易事務,設立了商務監督一職,全權負責對華業務,而第一任商務監督就是由出身貴族的律勞卑擔任。律勞卑就是英國第三次派遣到中國的使臣。
律勞卑
律勞卑是蘇格蘭貴族,英國上院議員,海軍高級官員,1803年進入海軍,1809年因戰功晉升少校,1812年升任 Goshawk 號艦長,後曾任英國南美基地 Damond 號巡洋艦艦長。從律勞卑的經曆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喜歡使用武力解決問題的人,從這也可以看出英國對當時中國的態度也在慢慢轉變,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但當時的清王朝雖以覺察到,但是隨著國力的衰弱,對待英國也已經沒有以前那么硬氣了。
1834年7月,律勞卑來到澳門後不久,就給當時的兩廣總督盧坤去了一封信,表明自己的身份,並要求會見盧坤。盧坤接到信並了解情況後,做不了主,一方面立即上報朝廷,另一方面按照規定禁止律勞卑進入廣州城,並告訴律勞卑說你想要到廣州必須要經過皇帝的允許以後才能讓你進城。
按照當時清朝的制度,外國人來粵,向來只准在澳門居住。遇有買賣貨物等事,也必須請領粵海關監督的牌照,經查驗後才能進城。但是律勞卑比較囂張,不把中國的制度放在眼裏,不跟廣州方面報告也不按規定請領牌照,開了個三板船就到了廣州夷館住下,第二天給盧坤送去了一封信,送至城門,要求清朝在場官員代為轉交,但在場官員礙於清朝定制沒有接受。十三行的行商願意代遞,但律勞卑堅持自己是奉國主特命之官,不能由商人照會,不准商人代遞。雙方僵持了幾個小時,消息傳到了盧坤那,盧坤好言勸告,讓律勞卑回澳門等等,等皇帝批複下來再來廣州。
從這也可以看出,此時清政府對“外夷"的認識及處理措施同乾隆、嘉慶時期並無大的變化。唯一的變化就是態度更柔和了,沒以前強硬了,基本上是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來對待的。
律勞卑根本不聽盧坤的勸說,於是盧坤派廣州府潘尚楫、廣州協副將韓肇慶等三名官員到夷館,欲問明律勞卑因何事來廣州,什么時候回澳門,職務如何等情況。律勞卑聲稱要事不能口述堅持要潘等代轉英方的所謂照會。更可氣的是,他竟然威脅清朝官員說大不列顛對戰爭已經做好了充分准備。在此情況下,盧坤命令行商向英商施加壓力並進行封艙,停止對英貿易。
面對這種情況,律勞卑把在廣州的英商團結了起來,聯合對抗,再次堅持直接向盧坤遞交照會並要求正式會見,並向廣州的行商公開發布文告,在文告中,律勞卑憤憤地譴責了廣州地方當局對他的種種不友善的接待。認為總督命令行商停止貿易是“無知和頑愚的”,這樣做的結果“使得成千上萬依靠貿易為生的勤苦中國人將由於他們政府的剛愎自用而吃虧”。最後他強調,他將在互利原則下把中英貿易推廣至全中國而努力不懈,總督是阻撓不了他這種努力的,正如“他不能切斷珠江水流一樣”。
針對律勞卑的做法,盧坤發布了一系列命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先是讓行商轉告律勞卑要遵守中國法度,然後又對行商進行了嚴厲斥責,要求律勞卑立即還澳,最後頒布了停止對英貿易的告示,並派了20多個士兵到商館去監視告示的執行。英國所雇傭的中國買辦、通事及仆役全部奉令撤走,禁止本地人民接濟英人食物,違者處以死刑其他國人有類似舉動者同樣處死。
盧坤對律勞卑的非法行動堅決抵制,目的固然是基於維護清朝定制,但還有更深一層意思,盧坤在給道光皇帝的奏折中分析說,現在外洋私販鴉片煙的夷船日多,夷商也漸形膽大。夷情貪得無厭,愈示含容,則愈形傲睨。此時即便寬容,亦必得步進步,另生妄想。盧坤把這些情況與律勞卑來華聯系在一起,是很自然的事。
對此,律勞卑又傳出一道文書,除強辭奪理為自己的行為辯解外,還向中方表示:英國現有師船兩只,帶有甚重大炮,泊在河內,保護英國貿易。如有關系不美,責在中方。並揚言,中方“現今業將弄起交戰之故”。公開進行戰爭訛詐。
實際上,在此之前律勞卑已開始加緊軍事行動。先是不顧清政府禁令,用三板船運兵器入夷館。接著以保護英國貨物為名,命令兩艘兵艦闖人內河。他的這些行為都嚴重侵犯中國主權。9月11日,兩艘英艦抵達黃埔拋錨。英艦直駛城下拋錨,道光皇帝聞訊極為震怒,朱批怒斥,“看來各炮台俱系虛設,兩只夷船,不能擊退,可笑可恨!武備廢弛,一至如此,無怪外夷輕視也。”下令革去水師提督李增階、水師提標中軍參將高宜勇之職,對盧坤則革職留任,戴罪督辦。在此情況下,廣州當局加強了珠江防禦,從各地調集28只船組成船隊,派1600名士兵守衛廣州的省河兩岸。這樣,兩艘英艦雖然進入了內河,但陷入清軍包圍之中,進退不得,無所作為。
由於清政府下令停止中英貿易,英國商人損失很大。主要因為剛剛取消了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特權,來廣州的英商比任何一年都多,他們大都是資本較少的散商,忍受不了長期停止貿易造成的虧損,加之清政府又采用了分化政策,宣稱只要律勞卑離開廣州即可恢複貿易。因此,他們漸漸不滿律勞卑的做法。一些英商背著律勞卑,向粵海關監督稟請重開貿易,律勞卑失去了這些人的支持,加之患了虐疾,最終返回澳門,並於10月11日病死在了澳門。
對律勞卑來華引起的這場中英沖突,一些西方論者一直認為是由於清政府的無禮釀成的。事實勝於雄辯,根據以上事實,主要原因在英方:一、東印度公司解散,中方要求英方另派的是大班,不是政府官員;二、英國政府即未事先將律勞卑任命一事通知中國政府,也未發給律勞卑任何憑證,以便呈遞中國當局;三、律勞卑來華後未通過中國海關,徑入廣州,且百般要求與清政府地方官員直接往來,不僅違反了清政府有關規定和慣例,而且也違反國際法已明確的一個國家根據主權和自衛原則,可決定是否允許外國人入境的條文;四、英方首先發起軍事行動,在受到清政府警告後仍一意孤行,最終導致雙方的軍事沖突。
正是1834年律勞卑來華以後,英國工商業資產階級武裝侵華的情緒急劇高漲,最終導致了1840年鴉片戰爭的爆發。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jm666.com/lishi/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