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一句由《後漢書》奏章和《五帝本紀》摘錄糅合而成的話,代表著的卻是中國古代的繁榮和強大。
從秦朝統一六國到唐朝兼收並蓄,從明朝七下西洋到元朝開疆拓土,中國古代之所以如此強盛,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有著統一的文化與文明,無論是在精神層面對百姓強化王權思想,還是在物質方面鹽鐵官營,亦或在對外方面同化控制異國,這都保證了它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擁有可以不斷崛起的能力。
但即便是同化能力如此強的中國,依舊有一個國家曆經中國三次統治,前後跨越一千多年,卻仍然保持著獨立。
這個國家就是越南。
北屬時期
越南古稱交州、交趾、安南等,越南被中國統治時期亦稱北屬時期,曆史上,越南共有三段北屬時期,直到五代十國時期才實現獨立。
越南第一次北屬時期在公元前207或111年到公元39年,對時間的爭議主要在於怎樣看待趙朝也就是南越國的地位。
公元前112年的夏天,漢武帝劉徹出兵,十萬大軍征戰南越。公元前111年,西漢攻滅南越國後改南越為交州,並且在公元1年將交州歸由漢朝直接統治,意圖將其同化。直到公元40年,征氏姐妹領導越南人起義,越南第一次北屬時期才結束。
越南第二次北屬時期從公元43年到公元544年。在公元40年征氏姐妹帶領群眾反漢後,漢伏波將軍馬援率兵圍剿,交州重歸漢朝管轄,史稱馬援平定二征起義,這也標志著第二次北屬時期開始。
馬援平叛交州後,在當地推行新例、修治城牆,不但獲得了交州百姓的尊敬,更使交州的蠻夷之風獲得改善。直到公元541年,交州爆發了李賁之亂,公元544年,李賁自稱“南越帝”,建立萬春國政權,年號“天德”,越南史學上也稱其為前李朝。
越南第三次北屬時期從公元603年到公元939年,這一時期也被叫做屬隋唐時期,越南在這一時期內實現了獨立並且建國。
公元589年,隋朝統一了中國,但越地仍然有越南北部分裂勢力領袖李佛子的勢力。公元602年,隋文帝派遣劉方平定李佛子的勢力後將越南地區置於隋朝的統治之下。
未能同化的原因
從公元前207或111年到公元939年,中國統治了越南一千餘年,但越南仍舊實現了獨立,為何不能同化越南呢?其中的原因大致有三。
越南在中國古代被劃分為嶺南地區,如今的嶺南包括海南、廣西、廣東三省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但在古代嶺南卻代表著蠻荒之地,是朝廷流放罪犯的不二之選,蘇軾就曾被流放至此。
當年,與越南象郡一起被納入秦朝版圖的還有廣東南海郡以及廣西桂林郡,統治者為加強對南海郡和桂林郡的管制,廣派軍隊駐紮,漢人在這裏繁衍生息,兩郡終被漢文化所融合。但象郡因條件過於刻苦,缺少軍隊的駐紮和漢人的移民,越南人占據人口優勢,中國很難將其同化。
第二,缺少良官管制
在唐朝以前,統治者對越南十分重視,雖然漢人移民到越南的很少,但統治者會將一些治理有方的官員委派到越南任職,並且越南可以依據自己的習俗頒發與中原地區出入不大的條例。
直到唐期,到越南任制的官員素質越來越低,欺辱壓榨百姓成盛行之勢,越南人民時常造反。到唐後期尤其是五代時期,藩鎮割據,朝廷自顧不暇,對越南的管控越來越弱,在越南任職的漢人以及官員被大肆屠殺,越南也趁機實現了獨立,中國在此地一千餘年的統治到此結束。
第三,越南對中國的經濟依存度低
經濟無論是對地區還是國家都是生存發展的基礎,紅河三角洲是越南北部最大的三角洲,包括越南九省兩市,更是越南的主要經濟區域,紅河三角洲自漢代期就發揮著巨大作用,也正因越南有著南海海洋經濟的發展,對中國的依存度太低,所以中國才遲遲不能將其同化。
此外,越南遠離中原,也是中國未能將其同化的原因之一。
中國雖然一直未能實現對越南的同化,但中國對越南千餘年的統治卻對越南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越南著名史學家陳重金說過,越南人濡染中國文明的程度已經深到將部分中國文明發展成了自己的國粹。
儒教、道教、佛教三教在中國興盛的時候,越南還受統治於中國,所以大部分越南人也同中國人一樣,信奉了這些宗教。五代以後,越南取得了獨立,建國後的越南不但沒有從這些宗教中脫離,反而這些宗教的興盛更甚從前。
除了宗教信仰以外,越南的風俗習慣和政治法律也深受中國影響,一方面這些風俗和政治是由宗教信仰改化而來,另一方面則是中國對越南千餘年的統治讓越南的風俗和政治絕大部分效法中國。
當今世界,已經不再是武力定勝負,和平與發展是兩大主題,經濟全球化是必然趨勢,中國雖然在不斷崛起,但一直將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為外交宗旨,中國與越南之間早已不再是統治與被統治的關系,而是國與國之間的平等關系。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jm666.com/lishi/2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