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小說中花木蘭的結局如何?嫁人了麼?

初中咱們學過一篇經典文章,叫做《木蘭辭》,說在南北朝的北魏有個女英雄,北方遊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木蘭的父親年紀大了,沒辦法上戰場,家裏的弟弟年紀還小,所以木蘭決定要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多年的軍旅生活。

各小說中花木蘭的結局如何?嫁人了麼?
 

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男人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更不要說木蘭又要隱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但最終花木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十數年後凱旋回家,皇帝認為她功勞很大,有能力在朝廷效力,可以任個一官半職,不過都被花木蘭拒絕了。她請求皇帝能讓自己回家去補償和孝敬父母,皇帝准了。

當回到闊別已久的家中,花木蘭是“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文章到這裏就結束了。拋開大家夥特別想搞明白的,比如花木蘭從軍12年,洗澡、入廁、生理期都是怎么混過去的?這些先不談,就說後面的故事,花木蘭最後嫁人了嗎?她嫁給了誰?她最終的結局到底是什么?就問各位,好奇不好奇?想不想知道?其實不光是咱們現代人,古人也特別想知道花木蘭故事的終章是什么?

各小說中花木蘭的結局如何?嫁人了麼?
 

花木蘭她是一個文學形象,曆史上你很難找到具體的某個人,起碼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沒記載花木蘭就不存在,也不盡然,因為曆史上湧現了不少的女英雄。花木蘭的故事有沒有借鑒過她們的呢?再者說,花木蘭的傳奇應該不屬於哪個統治階級,而是屬於廣大的老百姓,“奇孝、奇忠、奇勇”更像是一個符號,一座燈塔,照耀千古,由此不管是民間還是文壇,就一直流傳著花木蘭最終歸宿的傳說。今天大力丸兒也把它整理出來,跟大家一起來分享。

先說比較美好的結局,在明代,民間就流傳木蘭同村正好有個帥小夥叫王郎,是木蘭的仰慕者。木蘭代父從軍後他非常佩服木蘭,回家後他就娶了木蘭,二人小日子過得美滋滋的。在清代流傳的一本專門講北魏奇史的書,換作《閨孝烈傳》,書中也說木蘭嫁人了,不過有些拉低巾幗英雄的層次,說木蘭打仗有一回被俘,敵營當中有女子換做盧玩花,她傾慕木蘭,要強行和木蘭成親,洞房夜,木蘭就告訴了她真相,說自己也是個女兒身。盧玩花非常敬佩,兩個人就義結金蘭。後來木蘭的未婚夫王青雲率大軍進攻取得大勝,救出木蘭和盧玩花,後來兩個人都嫁給了王青雲。

各小說中花木蘭的結局如何?嫁人了麼?
 

除了以上兩種結局外,還有其他結局,不過就比較就悲了!元代還有本書叫做《孝烈將軍記》,這本書裏交代說花木蘭打仗得勝歸來,皇帝知道了她是女子不說,還知道了這原來是一名未出閣前,貌美如花的女子,便招其入京,相見後就想納她為妃。木蘭就想戰事稍息,還沒有安定江山,你就想納妃,這不是國家之福啊,雖不願意又不好直接回絕,便委婉提出了三件心願,皇帝以為真有戲,別說三件,就是三百件,朕都依你。

三件心願,其一,“誰說女子不如男”,從今起女子也可以參加科舉,習文弄武為國效力。其二,“男尊女卑太甚”,望日後男可娶女,女也可娶男。其三,“天下都只可娶一妻相守,違者重重懲罰。這三點今天都實現了,可那個時候誰能接受這么超前的觀點?皇帝聽完以後是哈哈大笑,“夫人之言玩笑爾”,竟然沒有答應木蘭。仗著自己是皇帝,當天傍晚就下了聖旨,封木蘭為貴妃。木蘭沒辦法就推說自己病了,實難從命。皇帝哪能善罷甘休,連下三道聖旨,木蘭被逼無奈,只得留下“天下安好”四字自縊而亡。後世為了紀念她的勇敢和質樸,在其家鄉修建木蘭祠,祠堂大殿還掛有唐高宗禦賜的“孝烈將軍”四個大字。

其實大家夥都很熟悉的《隋唐演義》這本書裏面也講過花木蘭,不過跟咱們印象中的花木蘭真的是不太一樣。這裏邊的花木蘭所效力的不是北魏的皇帝,變成了隋唐時期北邊的西突厥可汗。在一次戰役當中花木蘭被竇建德的女兒竇線娘俘虜,最後還與竇線娘成為了結拜姊妹。後來竇建德被李世民擊敗,為了救老父親的命,竇線娘自縛雙臂到李淵面前求情,孝心感人,不僅救下了老父親,李淵的老婆竇皇後,還認她做侄女,如此一來,竇線娘搖身一變還成公主了!

同行的花木蘭雖被李淵賞識,但她心裏還是惦念著家人,於是花木蘭婉拒了李淵和李世民的好意,選擇了卸甲歸田,這一點倒和咱們熟知的花木蘭的故事差不多。可狗血的還在後頭,花木蘭回到家以後,西突厥可汗知道了,竟然向花木蘭求婚,可英雄一世的花木蘭死不答應,最終選擇在父母的墳前自刎而亡。這正是“世有臣子心,能如木蘭節。忠孝兩不渝,千古之名焉可滅。”這些結局當中各位小夥伴最喜歡哪個結局呢?歡迎留言討論。

“司馬光砸缸”中的小孩是誰?

講到這兒,其實還有很多我們如數家珍的故事,咱們都是熟知其中的一部分,其後的結局大家夥八成都不了解,如果說剛才的兩個人物都是藝術加工的成分比較多,那么下面這兩個課本中學過的故事,可是在曆史上真實發生的!比如小學課本中的一篇《司馬光砸缸》,讓咱們只記住了司馬光砸缸的英勇,卻沒人記得司馬光救下的小孩最後的結局。翻看史料,司馬光後來成為了北宋著名的宰相,修成了《資治通鑒》,而他當年救下的那個小孩其實也是司馬家族的孩子,叫司馬尚光,可他沒有司馬光學習好,長大後成了名商人,還成了當地的大土豪。後來司馬尚光帶著家人移居到了城西的龍堤南坡,修建了一個“感恩亭”,以示司馬光當年的救命之恩,當地人為了紀念此舉,又將龍堤南坡改為了“尚光崗”,這段知恩圖報的故事也傳為了佳話。

各小說中花木蘭的結局如何?嫁人了麼?
 

再例如有個故事叫《鑿壁偷光》,小學時就學過吧,有一個小孩因為沒錢買蠟燭,把鄰居的牆壁給鑿開,借著這個洞透過來的燈光看書,就這樣年複一年竟然讀了諸如《詩經》、《孝經》之類的明經書目,後來還成為了學富五車的經學大師。故事到這裏就戛然而止了。其實這位刻苦學習的學霸,曆史上就是西漢的丞相、經學家“匡衡”。可是曆史似乎給我們開了個玩笑,鑿壁偷光的匡衡年少時很勵志,後來卻上演了一部曆史版的《人民的名義》,終於在成帝時,因貪汙醜事敗露被有司彈劾,最終貶為了庶民,最後卒於故鄉。

諸如此類很多我們都熟悉的故事,《毛遂自薦》,《孔融讓梨》,《頭懸梁錐刺股》,其實我們熟悉的只是人物的一個人生片段,就如同王子與公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未必就是故事的結局一樣,我們自以為熟悉的名人及其故事也遠不止一種模式,以後有機會大力丸兒再跟大家聊聊這些人物的最終結局!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jm666.com/lishi/607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