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曆史: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煥之死,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剮了他!剮了他!” 崇禎三年(1630年),在人們震耳欲聾的叫喊聲中,大明帝國的遼東督師袁崇煥被押上了菜市口的行刑台,隨即被綁到了行刑柱上。

淺談曆史: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煥之死,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法場上人山人海,千萬雙眼睛無不閃爍著仇恨的光芒,群情激憤到了極點。 淩遲是中國古代最殘忍的刑罰之一,又稱為磔或臠割,俗稱“千刀萬剮”,大多超過千刀,刀刀見血掉肉。 袁崇煥的白骨清晰地露了出來。監刑官冷酷地用指甲揭起他的前額頭皮,袁崇煥的眼珠子仍在咕嚕嚕地轉動著,但此刻已經黯淡無光了。 骨已露,人未死。好!好!好! 台下叫好聲不斷,京城內的百姓似乎從沒有像今天這樣爽快過,他們集體見證了一個漢奸被如此折磨,痛快!

袁崇煥是朝廷在遼東的一面旗幟,在滿人眼中,他是一堵無法攻破的城牆。這樣一個人,本該受到大明朝廷的重視,又怎么會被朝廷施以淩遲這樣殘忍的刑罰呢?

淺談曆史: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煥之死,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袁崇煥是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的進士,確切地說,他是一個書生。早在天啟初年,他就開始對漸漸惡化的遼東局勢分外地關心。每當殘兵敗將從戰場上歸來時,他都會跑去詢問。這些人就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身上各種各樣的傷口告訴他,大明在遼東的勢力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瓦解。

事情果然越來越糟,天啟二年(1622年),廣寧之戰結束,明朝依然敗北。朝廷大為震驚,上下一片慌亂。時任兵部主事的袁崇煥親自出山海關巡視形勢,一回到京城就大聲喊道:“給我足夠的錢糧,我一個人都能守得住!” 這話在當時自然是振奮人心的,因為當時的朝廷已經被滿人嚇破了膽子。

明朝末期的名將孫承宗立即向天啟皇帝推薦袁崇煥,天啟皇帝答應了,於是袁崇煥便以監軍的身份來到了寧遠(屬遼寧省),至此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 該年六月,孫承宗到山海關外視察。袁崇煥跟這位兵部尚書說道:“有些人想要退進關內,把關外放棄。如果這樣,我們就要花很大的力氣去修山海關,實在得不償失。如果我們連關外這幾個軍事據點都守不住,還能守住山海關嗎?”

三個月後,孫承宗出任遼東經略,重用了袁崇煥。兩人通力合作,積極整治寧錦防務。袁崇煥被派到寧遠修建寧遠城,並在此駐守。經過他不懈的努力,四年後,寧遠城已經成為防守最堅固的城池:寧遠城上有十一門紅夷大炮,威力無比;城牆結構十分精巧,非常適合防守。再加上袁崇煥的精心布防,寧遠城就如鐵桶一般,找不到任何的破綻。 依托著堅固的工事,天啟六年(1626年),袁崇煥打敗了努爾哈赤的六萬攻城兵馬。 消息傳到京城後,整個朝廷沸騰了,這是他們八年來聽到過的最振奮人心的消息了。

袁崇煥一舉成名,被任命為遼東巡撫,長駐寧遠。在這個時候,他做了一個精確的分析:明軍不擅長與滿人正面交鋒,只有憑借堅城,用大炮狂轟,才最有可能取得勝利。 一年後,明軍與皇太極和談破裂,八旗兵再攻寧遠,結果依舊失敗。 1629年十月,皇太極率領十萬之眾,避開袁崇煥在寧遠、錦州一線的重兵,繞道遼西,經由喜峰口以西的長城邊隘,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有效的抵抗,就來到了離北京不到三百裏的遵化城下。

崇禎得到消息時,嘴巴半天沒有合上。十一月初一,他下令京城戒嚴。 袁崇煥巡視到山海關時,得到了皇太極進攻北京的軍報,慌忙從寧遠率軍進入山海關內增援。他部署好了回京線路,將所有能用之兵全都用上,分兵五路向京城進發。但是,不久之後的一連串錯誤戰略,卻讓他付出了被活剮的代價。

淺談曆史: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煥之死,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十二日晚,袁崇煥派人偵察後發現,清軍已經越過薊州向西進發,他卻選擇了跟蹤。事實上在這個時候,他所帶領的火器部隊完全可以在薊州打一場阻擊戰。在他的“尾隨”之下,清軍毫不費力地攻陷了京城東面的六座城池。十五日,袁崇煥決定進京,第二天晚上就到了北京城外的廣渠門。 二十日,清軍分別進攻德勝門和廣渠門。德勝門守將大將軍滿桂出城與敵人廝殺,卻被自己的大炮擊中。袁崇煥則在廣渠門外大敗清軍,挽救了局勢。

皇太極又遇勁敵袁崇煥,心中又恨又怕,決定利用崇禎帝多疑猜忌的性格借刀殺人。他首先假擬了兩封所謂的“密信”,讓部下有意“丟失”在明軍經常出沒的地方,信中以自己的口氣約袁崇煥私下議和。此信一傳開,京城中人心惶惶,謠言四起。 一天,皇太極單騎巡於陣前,回來後就決定退兵。在退兵的路上,押解俘虜的兩位將軍小聲議論:皇上(指皇太極)之所以不開打,是因為在陣前巡視的時候已經和袁崇煥商定,回去就平分天下,以黃河為界。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俘虜中的一個太監聽到了,找了個機會逃回來,和皇帝如此這般地說了。

崇禎帝對於城中的傳言正在半信半疑之際,聽到這個消息後他不再懷疑了,當即傳令袁崇煥入見。袁崇煥來到京城城門下,此時京城是九門戒嚴,城上的士兵用繩子吊一個筐下來,他就坐在筐子裏被提到了城上。袁崇煥到了平台之後,崇禎皇帝立即命令錦衣衛將其拿下,然後押解到了西長安門外的錦衣衛大堂。 袁崇煥入獄,在大牢中被關押了數月,卻不見皇帝有什么進 一步的動作。其實這也不奇怪,此時城外袁崇煥的部下正在與清兵激戰,崇禎皇帝此時如果動了獄中的袁崇煥,很可能會引起兵變。但他心裏恨透了袁崇煥,所以清兵剛一退去,他就以“通敵叛國”的大罪判袁崇煥淩遲處死。

袁崇煥之死,可以說直接導致了明朝的最後滅亡。他死後,明朝再也找不到一個像樣的督師,邊界無人,這是第一個後果。

第二個後果,是讓明軍將士因此對朝廷寒透了心。以前明軍與清兵交戰,雖然屢戰屢敗,但將士或者戰死,或者逃跑,很少有向清兵投降的。袁崇煥死後, 才開始有整支部隊向清兵投誠的現象,而且愈演愈烈。袁崇煥死後的第二年,投降的明朝將士給清兵送去了紅夷大炮,從此明軍在武器上也不占優勢了。

第三個後果,袁崇煥一死,各路親王兵軍心大亂,山西和陝西兩路軍馬潰敗回鄉後竟然淪為流寇。流寇從此成為大明王朝的又一大威脅,並最終把它埋葬。

淺談曆史: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煥之死,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袁崇煥的故事告訴我們:世上最可怕的武器不是核武器,而是最柔軟的舌頭!最悲劇的不是慘死,而是被冤枉死。眾口鑠金,積毀銷骨,這是何等可怕的 力量!而被冤枉又無以自解,更是悲慘的局面。生活中遇到這種時候,恐怕最好的辦法仍然是沉默,沉默而待來日,只要留得青山在,相信人言總有慢慢平息的時候,真相總會有大白於天下的時候。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jm666.com/lishi/6115/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