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熱,蒼蠅已經開始悄悄地出現了,對於北方來說,一個寒冬足以將大多數的昆蟲凍死,所以在北方棲息的以昆蟲為食的鳥類才會去熱帶和亞熱帶越冬。
但是,在北方的蒼蠅、蚊子之類的昆蟲是如何過冬的呢?它們為什么天一熱就會大量地出現呢?
少部分的蒼蠅能度過寒冬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旦到了秋天,蒼蠅的個頭會明顯的比夏天時大很多,這並不是蒼蠅的種類變化了,而是它們也懂“貼秋膘”。
作為一種變溫動物,蒼蠅的身體溫度也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到了秋天,晝夜溫差較大,為了抵禦夜晚的寒冷,它們會加大進食量,用更厚的脂肪來抵禦溫度降低。
不過,即便是貼秋膘,也不能拯救大部分的蒼蠅,因為蒼蠅最喜歡的溫度是25℃左右,當溫度低於20℃時,蒼蠅的活性會降低,這就是在空調房裏,蒼蠅飛的很慢的原因。如果溫度低於10℃時,蒼蠅的飛行能力就基本上喪失了,此時它們會在桌面上、地面上爬行,一腳就能踩死。
當溫度低於5℃時,蒼蠅一兩天就會被凍死或者餓死了(失去了飛行覓食的能力),到了冬季,北方的平均溫度在0℃以下,這已經足以在短時間內殺死蒼蠅了。
但是,依然有一小部分的蒼蠅,它們會躲在房間內、地下室等溫度相對較高且恒定的地方,靠著貼的秋膘,它們極少數能夠安然的度過整個冬天,熬到第二年的春天。當然,一般情況下,蒼蠅的壽命只有10天左右,但是根據科學的研究表明,在低溫的環境下,蒼蠅的活性降低,壽命會增加,最長可達112天。
所以我們在天暖和之後,第一批看到的蒼蠅就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於安然過冬的蒼蠅。
大部分的蒼蠅是如何過冬的?
上面我們說過,大多數的蒼蠅在冬天會被凍死,但是這不代表它們的後代也死掉了。蒼蠅屬於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它們的一生要經曆卵、幼蟲、蛹,成蟲這四個階段。
其中,蒼蠅的卵通常會產在糞坑、腐爛的食物,甚至是腐殖質的土壤中,不過,這不是蒼蠅過冬的形態,因為蒼蠅卵在持續的低於零下5℃的環境下會直接被凍死,無法發育成幼蟲,而一個寒冬夠蒼蠅卵死100次了。
蒼蠅的幼蟲就是我們常說的蛆,它也不是蒼蠅過冬的形態,因為相比較卵,蛆的耐低溫能力更差,如果持續在0℃以下的環境中很快就會死亡,這也是我們在冬天不會在糞坑裏看到蛆的原因。
所以,蒼蠅的過冬形態就呼之欲出了,它就是蛹。
蒼蠅蛹是它生長的第三個階段,而蒼蠅蛹過冬主要來自於秋季最後一次產卵的蒼蠅,它們在白天溫度較高時,依然能夠孵化成幼蟲,進而結成蛹。但是隨著溫度的降低,當環境溫度低於10℃時,蛹就停止生長了。
蒼蠅的蛹裏有大量的蛋白質(超過60%),剩下的以不飽和脂肪酸、抗菌肽防禦素和外源性凝集素等物質構成,是具備很強的抗低溫能力的。
而且能越冬的蒼蠅蛹大部分在腐殖質的土壤中,經過了秋天的落葉覆蓋後,其所處的環境本身溫度就相對高一些,所以,大多數蒼蠅會以蛹的形態越冬(北方)。
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有些蛹會凍死,但是蒼蠅從孵化成成蟲開始具備繁殖能力,一次可產下100枚卵,最關鍵的是它可以連續的產卵約600枚。
這些卵隨著氣溫的升高孵化時間縮短,生長周期也縮短,這樣就可以一直的生,孵化,後代再生再孵化了,最終成為夏日裏我們最討厭的昆蟲之一。
總結
在春末夏初時,蒼蠅就已經出來了,此時的蒼蠅有兩個來源:一個是以成蟲形態越冬的蒼蠅,這種占少數;一種則是主要以蛹的形態越冬的蒼蠅,因為此時滿足了它們的孵化溫度條件(20-35℃之間)。
不過,對於南方許多地處熱帶和亞熱帶的地區來說,蒼蠅無須躲藏,可以全年繁殖、活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jm666.com/shenghuo/23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