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為楊梅科、楊梅屬木本植物,又名聖生梅、白蒂梅、樹梅等。原產地為我國浙江餘姚,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以南、海南島以北的北緯18°~35°,栽培曆史已有2000年以上。東南亞各國(如日本、韓國、印度、緬甸、越南、菲律賓等)亦有少量栽培。
楊梅四季常綠,樹勢強健,枝繁葉茂,樹冠圓整;經濟壽命長,病蟲害較少,栽培管理容易;是建立觀賞果園和城鎮園林綠化的優良樹種;配植於草坪、庭院或列植於道路兩旁都很適宜。
楊梅的果實初夏成熟,紅果累累,色澤豔麗,酸甜可口,富含維生素C和多種礦物質元素,其中鈣、磷、鐵的含量高出其他水果10倍以上。既可以直接鮮食,又可以加工成果罐、果汁、果醬、蜜餞等。此外,楊梅的果實生津消食,樹皮止血治痢,樹根理氣化瘀,具有一定的藥用功效。
形態特征
楊梅為常綠喬木,樹高一般為4~6米,最高可達15米以上,胸徑可達60厘米以上。樹皮灰色,老時縱向淺裂;樹冠圓球形,小枝密生,皮孔少而不明顯,質脆易折。
單葉互生,革質,多密集生長於枝梢上部。生於營養枝上的葉片為長圓形或楔狀披針形,長10~16厘米,頂端漸尖或急尖,邊緣中部以上具稀疏的銳鋸齒,中部以下常為全緣,基部楔形;生於結果枝上的葉片為楔狀倒卵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5~14厘米,寬1~4厘米,頂端圓鈍或具短尖至急尖,基部楔形,全緣或偶有在中部以上具少數銳鋸齒;葉面深綠色,有光澤,葉背淺綠色,無毛。葉柄長2~10毫米。
楊梅屬共有50多個種,例如楊梅、白楊梅、毛楊梅、青楊梅、矮楊梅等。品種有300多個,在經濟栽培上主要是楊梅種。
生態習性
楊梅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適宜於在年平均溫度15~21℃、絕對低溫不低於-10℃的條件下生長,與柑橘、枇杷、茶樹、毛竹的分布相仿,但其抗寒性比柑橘、枇杷強。楊梅喜酸性土壤,以pH值4~5為最適宜,在土質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質紅壤或黃壤上生長最好。
俗有“陽坡枇杷,陰坡楊梅”之說,是因為山坡方向對楊梅的品質關系密切。陰山楊梅柔軟多汁,風味佳良;陽山楊梅肉柱頭尖而質硬,汁液也少。因此常選北坡栽植楊梅,尤其是夏季易受幹旱的地區更顯出北坡栽植楊梅的優越性。但在深山穀地,因有高山相互遮蔽,土壤蓄水較多,各個坡向均可栽植。
楊梅主要采用嫁接繁殖,分為砧木苗培育和嫁接與苗期管理兩個環節。
砧木苗培育
楊梅的種子應從生長健壯的實生成年樹上采集,因為實生樹的種子小而發芽率高,一般每千克種子約有2000粒,發芽率為40%~70%;而栽培的大果品種的種子,每千克僅有800~1300粒,發芽率只有10%~20%。
1.采種與處理。應選擇葉大、鋸齒尖的野生楊梅作為采種樹,在果實充分成熟後采收。
2.播種。種子洗淨晾幹後即可播種,也可以經過沙藏後在春季播種。
3.苗期管理。播種後約1個月種子即可萌發出土,應及時揭除稻草。
嫁接苗培育
楊梅一般以枝接為主,也可以進行根接。砧木除培育的實生苗外,有野生資源的地區可以從山上挖取野生苗進行掘接,或預先在定植點上栽植,待生長1~2年,幹徑達到2~3厘米時進行坐地嫁接。
1.砧木處理。楊梅砧木生長勢旺,嫁接後樹液上升過多,影響嫁接成活率。
2.接穗選擇。應選擇7~15年生優良品種結果樹為采穗母樹,剪取粗度0.5~0.8厘米、灰白色、充分成熟的上年生春梢作為接穗。剪下的枝條,立即剪去葉片,放置在陰涼處保濕備用。
3.嫁接。楊梅嫁接一般在春季萌芽展葉時進行,至4月下旬結束。
4.嫁接苗管理。楊梅嫁接後20~30天萌芽,應勤除砧木萌蘖。接穗萌發的新梢,要留強去弱,保留2~3芽生長,多餘的抹除。
栽培管理
楊梅具有菌根,有一定的耐陰能力,對土壤條件要求不高,但以土層深厚、酸性的沙質紅、黃壤為好。建園應選擇排水良好的緩坡地,丘陵山地宜選擇北坡栽植。
城鎮園林綠化應選擇大規格苗木,帶好土球,栽植前適當疏剪過長、過密的枝梢,抬高栽植,圍好樹盤,澆足定根水。
楊梅應注意施用鉀肥,可使菌根數量明顯增多,促進生長和結果,使果實糖分增加、色澤豔麗,較耐貯運。結果樹一般每年施肥2次,第1次在萌芽抽梢前的2—3月間,每株施草木灰10千克+尿素0.2~0.3千克。第2次在采果後的6—7月間,每株施硫酸鉀複合肥0.5~1千克+過磷酸鈣0.5千克。幼樹在定植第一年可不施追肥,只施1次越冬肥;第二至第三年應適量施肥,施肥量為結果樹的30%~50%。施肥方法宜在樹冠滴水線內開挖環狀溝,均勻撒施後隨即蓋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jm666.com/nongye/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