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春:人這輩子能遇到的坎,三國裏都講透了

從小就聽過一句話:少不看水滸,老不讀三國。

那時我只以為,應該是某位聖人想讓我們少讀“閑書”,編的玩笑話。

可到了30歲才慢慢領悟:

原來人這輩子能遇到的坎,三國裏都講透了,所以會讓你有種人生的悲涼感。

就像開篇《臨江仙》說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但有位長者卻告訴我:真正的英雄主義,是在看透了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生活。

三國的悲涼,恰恰在於它對人性刻畫得足夠真實,對生活看的足夠透徹。

所以,作為現代人的生活啟示錄,它反而很有價值:

張飛的下場 告訴我們:要善待員工,要是長期壓制奴役,必將得到報複,這是人性;

諸葛亮舌戰群儒 :這場中國曆史上經典的辯論教會我們,說服一個人,要有理有節、要談笑風生,也要一語制勝的氣場,這是智慧;

關羽“敗走麥城”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桃園下約好效忠劉備,就誓死承諾到底,這是中國人的氣節;

……

讀懂它,不僅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還能讓你對過好自己的人生,多很多的思考。

圖片
所以,盡管看了那么多《三國》的電視劇、電影,我最愛的,還是這位長者口中的三國。

因為只有他,總能找到別具一格的角度,也總能在事無巨細的曆史塵埃裏,讓我看到一種對人生的樂觀和通透。

我想,這和他幾十年在文壇著作等身的造詣,不無關系。

他是華語文壇少有的全才

是高曉松、莫言欽佩的文學奇才

每天早晨五點半,他習慣看30份報紙,然後將有趣的內容摘錄下來,再結合自己的經曆寫成小說,當天下午各大報刊就爭相連載。

他的寫作本領眾所皆知,而大家不知道的是,他的人生遠比年輕人都熱鬧,眾多文學大咖都把他奉為自己的男神。

一貫恃才放曠的高曉松把他稱為“自己敬仰的人中,為數不多還活著的一個”。

連中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都忍不住感歎:“他像孫悟空,是台灣極有天分、桀驁不遜、好玩到不得了的一位作家。”

他就是張大春,華語文壇少有的全才;也是高曉松、莫言超欽佩的“文學奇才”。

圖片
華語文壇少有的全才,

到底有多全?

道光年間,張大春的家族“懋德堂”是當地的顯赫貴族。

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的他,從小就被家族的文學素養熏陶著。在張大春四歲時,父親就時常把他放在膝蓋上講文學名著。從《紅樓夢》到《三國演義》,從《尚書》到《文史通義》……一本接著一本。

別人的童年喜歡玩具和遊樂場,而張大春自小就熱愛看史學書籍。只要一有時間,他就窩在家裏讀書寫字。

上中學時,他便已經熟知眾多經典名著。無論是中國古代的各類文史,還是西方經典小說,他都收入囊中,如數家珍。

圖片
本著對文學的熱愛,他喜歡嘗試一切與其有關的事情,無論是編、寫、還是講,他都樂此不疲。

他是當代頂尖華語小說家,著作等身,包攬各種文學大獎。其所著的《聆聽父親》和《認得幾個字》陸續入選「中國年度十大好書」,成為中國唯一一位連續兩年獲此殊榮的作家。

風靡一時的代表作《城邦暴力團》為現代武俠小說開創了新局面,《大唐李白》更是對中國文壇起著現今仍難以估量的影響力。

他是導演們爭相邀請的“實力派”編劇大神。曾被王家衛邀請做《一代宗師》的禦用編劇顧問,幫助電影收獲了2.9億的高票房。

他是“會講故事的說書人”,把台灣的電台說書節目做成了家喻戶曉的電台節目,飽受追捧,一說就是九年。

他是著名書法家,筆鋒剛健,力透紙背。連簡傲絕俗的高曉松,都謙遜地邀請他來為自己的【雜書館】提名。

把傳統文化“玩”出新花樣

他是王家衛、高曉松等人眼裏好玩的老靈魂

“老頑童”張大春最害怕“無趣”,即便年過60,仍然在嘗試各種好玩的活法。

他做編詞,幫周華健做出顛覆華語樂壇的專輯《江湖》。

周華健負責編曲,張大春負責編詞:他把中國名著《水滸傳》的典故、古典的詩詞歌賦跟各種音樂元素完美融合,讓樂壇驚呼“原來音樂還可以這樣‘玩’”。

連周華健都忍不住感慨:“怎么可以有人像張大春這么學富五車?無論什么朝代什么典故,他都像一個活字典,信手拈來。”

後來,《江湖》成功入圍第25屆金曲獎的最佳國語專輯獎,震撼整個音樂界,令無數聽眾刷新了對傳統文學的看法。

他做編劇,把帶有中國傳統文化的電影推向了世界。

王家衛在准備《一代宗師》的劇本時,三顧茅廬邀請業內公認的“文學百科”張大春,擔綱電影的編劇顧問和劇本策劃。

經過張大春的修飾,一代武學宗師葉問的形象被塑造得非常完美。

該片最終先後獲得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影片、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影片等眾多大獎。

不止如此,他還能把傳統文學“玩”到京劇、舞劇和音樂劇中去。

光看《當嶽母刺字時,媳婦是不贊成的》《水瓶座安祿山》《康熙大帝與太陽王》這些劇名,就能知道他把中國傳統文化“玩”得多有趣。

所以,不論是學術界人士,還是路上的司機師傅;也不論是年輕人,或是老人家,都愛聽他的趣味解讀。

作為公認的極會“講故事”的人

 高曉松、莫言、阿城都是他的忠實聽眾

張大春不但會寫書,更被公認極會“說”書。

他開創了台灣火熱的電台“說”書節目。醒木一拍,就聽“說書人張大春,今天伺候您一段……”。

節目一經推出就被聽眾追捧,說書時長也從一小時延長到兩小時。一做就是9年,成為台灣家喻戶曉的電台節目。

高曉松說他尤其愛聽張大春講故事,二人經常一聊就是一宿。

有一回他倆在台北相約,結果時間太晚,飯店已停止營業。於是兩人幹脆坐在了台北的街頭,一人一瓶酒,就著閃爍的霓虹,暢聊人生。

兩個學識淵博的才子,伴著清風、明月和杯中酒,縱談古今。不僅聊文學、曆史,更聊武俠。從金庸到古龍,從俠之大者到大隱於市……

高曉松說他太喜歡聽大春兄講故事了,因為他總能被張大春的前衛文學思想所震撼。

連中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也曾忍不住感歎:“聽張大春這樣才華橫溢的台灣作家講文學,是一種動力,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不足。”

“不是我講得有趣,

而是曆史本身就很迷人”

當被問及為何大家都喜歡聽他講故事時,他笑道“不是我講得有趣,而是曆史本身就很迷人。”

很多人覺得曆史離我們太過遙遠,對當今的生活並無多大用處。

其實不是的。

張大春坦言:讀史可以明智,這話千真萬確。曆史中不僅有熱鬧的故事,更有那個時代折射出來的現實意義。只有了解過去,才能過好今天。

而談起極讓人受益的曆史,他首推“三國”。

如果你以為三國,無非就是幾個男人在一起打打殺殺,爾虞我詐的故事,那就錯了。

真正的三國,其實跟我們的生活很相似:

職場成長曆程 :曹操如何從保安隊長成長為“公司CEO”的?呂布的個人能力極強,為何最終卻不被領導接納?

社交關系 :龐統的才幹不弱於諸葛亮,老板劉備卻為何更重用諸葛亮?張飛在用生命證明:不搞好人際關系,會死得很慘。

對待婚戀的態度 :老夫少妻的劉備與孫尚香,為何婚後兩年,就不歡而散?最“虐”愛戀呂布與貂蟬,為何最終沒有在一起?

……

圖片
三國風流,就是人情百態。

這些風雲人物,在千百年前所經曆的種種,就是我們現代人的職場、社交和婚姻境況。吸收他們的處世之道、以及在人生關鍵時刻做出的選擇與取舍,就能少走許多彎路。

而讀懂了三國中的謀略與計策,也能讓你在遇到難題或困境時,換一種角度思考、擁有更多遠見,看到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讀懂了三國,也就讀懂了人生。

只是,現在市面上關於三國的書籍、影片太多且雜,學校裏老師給你講三國,也大都嚴肅枯燥,停留於史實的論證。

看到大多數人在三國裏抓到的只是皮毛,卻沒有領悟到真諦,張大春覺得很遺憾。這個“老頑童”不滿於自己一人獨享三國的真味,於是,他帶來了這部音頻節目。

他想用接地氣的表達方式,將“三國”掰開了揉碎了,講給你聽。

讓你真正地吸收前人的經驗,打開人生的格局,走好未來的每一步。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jm666.com/yule/5693/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