蹠疣

概述

  • 病因: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引起。
  • 症狀:足部受壓部位角化過度、粗糙斑塊,部分患者有疼痛感。
  • 是否傳染:有傳染性。
  • 治療:主要采取局部外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
  • 預後:部分蹠疣可自行消失。

定義

蹠疣是尋常疣的一種,由於皮膚破損,外傷、摩擦、足部多汗等因素,人乳頭狀瘤病毒(HPV)從破損處侵入,感染足底皮膚表皮細胞,導致其異常分化和增生,形成皮膚良性增生物。臨床表現為受壓部位角化過度、粗糙斑塊,部分患者有疼痛感,影響工作和日常生活。蹠疣可在足底的任何部位發生,但以受壓部位為主,尤其是蹠骨中部居多。當多個蹠疣聚集在一起,可形成角質軟芯,稱為鑲嵌疣,患者可有疼痛,或無任何症狀。

流行病學

蹠疣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但嬰幼兒少見,以青壯年為主。

類型

根據感染狀態及有無臨床表現分類

臨床型:肉眼觀察到足部有疣狀贅生物。

亞臨床型:肉眼不能發現贅生物,但醋酸白試驗為陽性。

潛伏感染型:皮膚外觀正常,但可檢測到人乳頭狀瘤病毒或人乳頭狀瘤病毒DNA。

傳染性

傳染源

蹠疣患者和無症狀的病毒攜帶者。

傳播途徑

足部皮膚直接接觸蹠疣患者的患處。

用手觸摸患處,然後觸摸身體其他部位。

與患者共用鞋、襪子。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以青壯年為主。

外傷及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發生蹠疣。

病因

蹠疣主要為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引起。

直接原因

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

人乳頭狀瘤病毒從破損處侵入,感染足底皮膚表皮細胞,導致其異常分化和增生,形成皮膚良性增生物。

引起蹠疣的人乳頭狀瘤病毒常見類型為1、2、4、27、57型。

其他因素

足部皮損:足部外傷或長期受到摩擦,導致皮膚破損。

足部出汗較多:足部多汗,且汗液蒸發不暢,致使表皮呈白色浸漬狀,易繼發感染。若感染人乳頭狀瘤病毒則發生蹠疣。

既往史:若既往發生過蹠疣,再發蹠疣的風險較大。

生活方式:去公共足療室、光腳在公共浴室或遊泳池周圍行走等。

免疫力低下:如艾滋病或接受過器官移植的人群。

症狀

典型症狀

皮損特點:蹠疣最初為表面較光滑的丘疹,細小發亮,逐漸增大至黃豆大小或更大,受壓後形成表面角化、質地較硬、稍突出皮膚的灰褐色或黃褐色的粗糙斑塊,與周圍皮膚界限清晰,周圍有增厚的角質環。去除角質後可見到角質軟芯,周圍有小黑點,這是由於周圍毛細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當多個蹠疣聚集在一起,可形成角質軟芯,稱為鑲嵌疣。

症狀特點:患者可無明顯症狀,部分表現為行走或站立時疼痛。

好發部位:可在足底的任何部位發生,但以足部受壓部位為主,尤其是蹠骨中部居多。

並發症

蹠疣囊腫:在足蹠部位出現囊腫,直徑1.5~2厘米,是由於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的表皮被埋入真皮下而形成。在蹠疣囊腫周圍可看見脊狀疣。

就醫

就醫提醒

需近日及時就醫的情況

足底出現新生物,長久不消退。

皮損處疼痛,影響走路及正常活動。

既往有疣狀贅生物,近期增多。

足底新生物近期外觀、顏色發生變化。

糖尿病患者足底出現贅生物,足部感覺變差。

出現以上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

就診科室

皮膚性病科。

診斷依據

根據患者典型的皮損特點,結合病史可作出初步診斷,進一步依據醋酸白試驗、HPV DNA檢測、皮膚鏡、組織病理學檢查可明確診斷。

相關檢查

體格檢查

主要關注患者的皮損特點,大小、顏色、分布范圍及數量,觸摸丘疹與周圍組織的關系、活動度情況及軟硬程度等。

實驗室檢查

醋酸白試驗

適用於所有懷疑蹠疣的患者。

人類乳頭狀瘤病毒感染的上皮細胞能被冰醋酸致白,可以輔助檢查是否存在HPV感染,敏感度較高。

若皮膚周圍可見類似糜爛圖樣,中間鮮紅至褐色,四周色澤淡,判斷醋酸白試驗為陽性,提示HPV感染。

HPVDNA檢測

適用於所有懷疑蹠疣的患者。

取皮損處組織進行實驗室檢查,判斷是否存在HPV感染,並對病毒進行分型。

HPVDNA陽性提示HPV感染。

組織病理學檢查

適用於所有懷疑蹠疣的患者。

取皮損處組織做病理切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皮膚組織有無角化、增厚、增生等情況。

蹠疣皮損處可見顯著角化過度,伴有角化不全,棘層上部空泡明顯,成網狀。變性細胞內可含有嗜堿性包涵體或嗜酸性包涵體。

皮膚鏡檢查

適用於所有懷疑蹠疣的患者。

皮膚顯微鏡檢查,能較肉眼更直觀地看到皮損情況。

蹠疣患者可見皮損含有多個角質軟芯,皮損中央有褐色或黑褐色線狀或點狀出血征。

鑒別診斷

雞眼

相似症狀

兩者都存在角質層增生,足底出現黃色的角化斑塊。

鑒別依據

雞眼是由於長期擠壓而造成的,而蹠疣是由於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引起。

雞眼好發於成年女性的趾緣、足緣,而蹠疣好發於蹠骨中部。

雞眼皮損呈現為圓錐形角質栓,外圍透明黃色環,錐體的底部露出像雞眼,多為單發或散發數個,加壓時疼痛明顯。而蹠疣好發於蹠骨中部,蹠疣數目較多,可聚集發生,擠捏時疼痛加重,削除角質層時露出很多刺狀松軟疣體。

胼胝

相似症狀

兩者都存在角質層增生,足底出現黃色的角化斑塊。

鑒別依據

胼胝是由於長期的摩擦和壓迫而形成皮膚角質化,而蹠疣是由於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引起。

胼胝多發生在足蹠前部、足跟,而蹠疣好發於蹠骨中部。

胼胝皮損表現為蠟黃色角質斑片,中央略增厚,皮紋清楚,邊緣不清,通常為1~2片分布,無或輕微疼痛,走路及擠壓不引起明顯的疼痛。而蹠疣數目較多,可聚集發生,擠捏時疼痛加重。

治療

治療原則

破壞疣體、抑制局部表皮生長、刺激局部或全身免疫反應。

治療蹠疣應根據皮損的大小、部位及疼痛程度等情況而定,不受壓的蹠疣常可自然消失。

疼痛明顯、皮損多發、呈大面積擴散時,需要及時治療。主要采取局部外用藥物、物理治療,較小的蹠疣可由激光、液氮或電凝固法。口服藥物適用於皮損數量較多或久治不愈的患者。

一般治療

保持足部清潔衛生,勤洗腳,注意更換鞋襪,保持鞋內幹燥。

選擇鞋底柔軟的鞋子,或將鞋墊掏孔,孔的部位及大小和蹠疣相合,可緩沖步行壓力,適當減輕和消除步行的疼痛。

避免患處破損,避免搔抓,局部治療後保持患處清潔幹燥,防止病毒擴散。

藥物治療

由於基礎疾病、疾病發展程度、藥物敏感性、依從性、身體素質等個體差異,用藥需要遵循個體化原則,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藥物。

水楊酸類藥物

通過促進表皮角質剝脫發揮治療效果。患者需要將疣體在溫水中浸泡幾分鍾後,用金剛砂板去除皮膚表層,皮膚幹燥後,再用水楊酸溶液或貼劑塗抹在蹠疣表面。

常用藥物為水楊酸溶液或貼劑。

本病需要持續規律用藥才可達到治療效果。此類藥物可能會出現局部瘙癢、灼熱、過敏等局部皮膚刺激等不良反應。

維A酸類藥物

誘導表皮增生,使顆粒層和棘細胞層增厚,並促進顆粒層向角質層分化,通過表皮代謝去除蹠疣。

常用藥物為0.05%~0.1%維A酸軟膏。

維A酸類藥物可能會有局部疼痛、過敏等不良反應。

氟尿嘧啶軟膏

適用於角化過度、疣狀損害的皮膚病變。

常用藥物為5%氟尿嘧啶軟膏。

氟尿嘧啶軟膏的不良反應為色素沉著、局部疼痛、皸裂、水腫、過敏等。

斑蝥素類藥物

使疣部表皮充血、發皰,形成水皰後自行脫落,會伴有輕微疼痛、預後不留瘢痕。

常用藥物為斑蝥素軟膏。

用藥過程中會伴有輕微疼痛,或出現皮膚糜爛,發生糜爛後需停用幾日再繼續使用。

皮損內注射藥物

適用於難治性蹠疣。通過將藥物直接注射至皮損根部,達到治療效果。

常用藥物為平陽黴素、博來黴素、幹擾素、聚肌胞注射液等。

平陽黴素的不良反應主要有發熱、胃腸道反應、皮膚反應(色素沉著、皮疹等)等。博來黴素可出現肺毒性,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胸痛、肺部囉音等。幹擾素主要不良反應為流感樣症狀,即寒戰、發熱和不適。少數患者使用聚肌胞注射液後可有低熱。

手術治療

若其他方式治療失敗的患者,可采用手術切除。

中醫治療

中醫會針對蹠疣進行辨證,選擇合適的中藥方劑或者局部外用中藥,或輔以火針、艾灸等方法。

其他治療

冷凍療法

適用於較小的蹠疣,是目前治療蹠疣最常用的方法。

通常采用液氮,直接將液氮噴在患處或用棉簽塗在皮損,使疣體壞死、脫落。

療程較長,需多次進行冷凍,往往需要4~6周。冷凍後的皮膚會出現紅腫,逐漸變為起皰、幹燥、結痂至脫落。痂脫落後如疣體未脫落,還需進行第2次或多次治療。

電灼療法

適用於較小的蹠疣。

通過電極放出電火花,使疣體壞死。

電灼療法可導致皮損處的疼痛,皮膚出現瘢痕的攣縮,影響走路。

激光療法

適用於較小的蹠疣。

采用脈沖染料激光,高溫燒灼皮損部位的小血管,使組織壞死、脫落。

激光療法同樣會出現皮損處的疼痛,皮膚出現瘢痕的攣縮,影響走路。

微波療法

適用於較小的蹠疣。

將探頭插入或緊貼疣體組織,局部會產生高頻磁場,微波轉化為熱能,導致皮損部位變性、壞死。

會導致皮損處的疼痛,皮膚出現瘢痕的攣縮,影響走路。

局部熱療

適用於較小的蹠疣。

有研究報道可采用射頻的方式,將能量傳遞至疣局部,或將疣體浸泡在熱水中治療。

所需療程較長,治療效果尚在探索中。

光動力療法

適用於較小的蹠疣。

在疣體部位使用光敏劑(氨基酮戊酸)進行光照,導致局部炎症,使皮損處細胞死亡,達到疣體壞死的目的。

治療過程中會產生明顯的疼痛。

免疫治療

外用二硝基氯苯、二苯沙莫酮局部外用於疣體。

可能出現局部發紅、發癢、色素改變、水皰等不良反應。

膠帶封包療法

采用膠帶單純封包或聯合其他療法去除疣體。

預後

蹠疣患者預後良好,經過正規、合理治療,多數患者可以治愈,一般情況良好。

病程相對緩慢,部分患者可自行消退,但腳部多汗或蹠骨異常的患者不易消退。

複發風險高,自行消退或經治療後均有複發風險。

日常

日常生活

飲食

蹠疣患者無特殊的飲食要求。

建議規律營養飲食,保證身體健康,多攝入新鮮的水果、蔬菜等。

運動

運動時選擇柔軟的鞋子,注意更換鞋襪,保持鞋內幹燥。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

作息

保證充足的睡眠。

養成良好規律的作息習慣,避免勞累、熬夜。

生活習慣

勤換鞋襪,減少足底摩擦,避免皮膚損傷。

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防止疣體擠壓摩擦、破裂,引發感染。

家庭護理

患者教育

家屬應了解蹠疣相關的科普知識,配合醫生進行患者教育,密切監測病情變化。

心理支持

家屬在日常生活中要與患者多交流,使其正視疾病,不要有焦慮、恐慌的情緒,減輕心理負擔,積極接受治療。

病情監測

監督患者按醫囑定時、定量治療疾病,不能自行停藥或加藥。

經冷凍、激光治療後的患者,家屬應協助患者做好皮膚護理,保持創口幹淨清潔,避免繼發感染。

預防

預防患病

防止足部外傷,在體力勞動或容易受傷的工作人群中,更要注意保護足部。

不與他人共用鞋、襪等物品。

身體其他部位已經有疣的患者,接觸後要及時洗手,避免其他部位的感染。

勤洗腳,保持足部清潔衛生。

運動或步行中,選擇足底柔軟的鞋子,運動後要及時更換鞋、襪,保持鞋內幹燥。

預防複發

治療周期足夠,避免治療周期不足引起複發。

注意日常護理,足部衛生,防止足部外傷等。

近期如果足底出現贅生物,需要及時就診,避免病情加重。

參考文獻(6篇)

[1]張學軍,鄭捷.皮膚性病學[M].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2]張建中,高興華.皮膚性病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3]方洪元,邢衛斌,張秉新,等.實用皮膚性病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4]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特色療法學組.火針在皮膚科應用專家共識[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9,18(6):638-641.

[5]柯吳堅,楊立剛.2018德國HPV感染及其相關病變的診療指南解讀[J].皮膚性病診療學雜志,2018,25(5):305-309.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jm666.com/jiankang/326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