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沒錢沒文才沒武藝,為什么能在桃園三結義中做大哥?

錢靜方《小說叢考·三國演義考》:“論其年齒,關羽實長劉備一歲,張飛則少劉備四歲。其認劉備為兄者,蓋備於此時,身無尺土,關、張雖得其主,未能定君臣之分,姑且認之為兄,其意實為己君之也。”

也就是說,他們三個聚義時關、張是要拜劉備為主公的,但劉備還沒開始創業,身無寸土,稱為主公顯得有點“尷尬”、“囂張”、“窮裝”的感覺,幹脆稱為大哥吧,這樣既能區別身份,也能與實際相符。

也就是說,這一聲“大哥”主要體現的是“組織關系”,而不是“江湖關系”,只是現在沒有“組織”,只能用江湖稱謂來指代。

認為這裏主要是“組織關系”是由他們結義時的政治性來作為保證的。

結義誓言:“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上報國家”就是要匡扶漢室、消滅群雄、維護漢廷。張飛在發起倡議時就說:“······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心同力,然後可圖大事”。在古代語境中,“圖大事”就是“打江山,坐天下”。

也就是說,他們的結義不是江湖性的,而是政治性的。

那為什么“江湖性”為什么能一定程度上指代“政治性”呢?

因為,江湖規則體系包含了在契約基礎上形成的慣例、行為模式和違約責任。哥們兒一起通過忠義道義得到升華。

在江湖之中,包含了其所處的政治結構的影子,江湖老大類似於政治長官,異姓兄弟名為兄弟實際上是屬下,江湖規矩就是法規。甚至可以說,江湖性就是一種廣義的政治性。

圖片
 

如此,劉備是當之無愧的江湖大哥,也是政治性的長官,關羽張飛是異姓兄弟,也是集團屬下。

劉備雖然沒有武藝、人才和資產,但他有一個關羽張飛沒有的最大的資本,就是他的身份——“中山靖王之後”(雖然有可能是劉備自己諂佞出來的)。他這個身份有助於他凝聚人心,招兵買馬,符合道統,能夠有登上廟堂的機會。

圖片
 

關羽雖然有一身武藝且精通春秋大義,但他沒有成為諸侯的政治身份,也是報國無門;張飛是個頗有家資的屠戶,有些錢糧和武藝但是書讀的少,不通謀略且性格暴躁,雖然有抱負,但缺乏精神引導,也沒有身份,也沒有登上廟堂的機會。

劉備對天下時事的分析的言論,比如“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適時”,“地方豪強割據,英雄崛起之時”等確實激起了二人的鬥志,更重要的是皇室宗親的身份又讓二人看到了希望。

這樣就從主觀上來講,劉備是他們三人小集團的思想“大哥”,他有明確的建設性的政治思想,是集團的領路人;從客觀上來講,劉備自詡的“中山靖王後裔”的身份也為日後能夠繼承法統提供了平台。

因此,拜劉備為大哥主要是基於“打天下”建設事業的目的來的,而不是單純的江湖義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jm666.com/lishi/1253/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