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為什么不能直接殺了他?

三國亂世,群雄爭霸。然而,對於只能眼睜睜看著天下大亂的東漢朝廷而言,硝煙退去,剩下的只有屈辱與淒涼。細數下來,最抱屈的恐怕便是漢獻帝劉協。

這位東漢最後的君主,淪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中的一筆注腳,卑微如此,是權宜之計還是無可奈何?若曆史倒轉,這位流離半生的亡國之君,是否會為了捍衛漢室,拼個魚死網破呢?

戲劇的登位:亂世中掙紮

東漢末期,君主的大權基本處於旁落,反而是宦官和外戚為了爭權而鬥個你死我活。漢少帝未能幸免。大將軍何進率先計劃鏟除張讓等宦官。只可惜,何太後因為宦官曾有恩於自己,不同意這個計劃。這時候,司隸校尉袁紹給何進想了個辦法,讓當時頗具實力的軍閥董卓進京,“以脅太後”。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為什么不能直接殺了他?
 

權臣董卓的影視形象。圖源/94版《三國演義》

何進沒過腦子,欣然同意。但他沒料到的是,宦官們棋高一著,沒等到董卓進京,自己便丟掉了性命。何進一死,袁紹兄弟帶兵殺入宮廷,把宦官也殺了個幹淨,刀光劍影之間,漢廷徹底亂了。

無奈之下,中常侍段珪等人帶著漢少帝和陳留王劉協逃走,當天夜裏便到了黃河岸邊。結果途中遭遇變故,在回洛陽的路上碰上了董卓。

不久之後,董卓不顧眾人反對,直接廢掉漢少帝,改立劉協,是為漢獻帝。皇位就這樣被交到這個只有九歲的孩童手中,而江山與大權,卻被董卓死死把持。

毒殺太後、自任太尉、手握大權、濫施刑罰,董卓像是被釋放出籠子的野獸,很快引起眾怒。獻帝即位數月後,關東諸郡紛紛起兵,很快組成了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聯軍。

眼看關東聯軍來勢洶洶,董卓想了個最直接的方法——跑。很快,廢帝劉辯被毒殺,而剛登位不久的漢獻帝劉協,在董卓脅迫之下遷往長安,被迫遠離故土,開始了第一次顛沛流離。

絕處裏逢生:曹操的奉迎

初平元年(190),獻帝跋涉千裏,抵達長安。

此時的長安經曆戰火洗禮,早已不複往日繁華興盛。宮室殘破,更殘破的是獻帝的內心。董卓獨攬大權,日日縱情荒淫,將漢室裏裏外外糟蹋了個透。

頂著天下之主的名頭,劉協很快拋卻了孩童的無憂無慮,“東歸”成了他心心念念的頭等大事。

不久之後,劉協開始謀劃。他找來侍中劉和,請他潛逃出去找其父襄賁侯劉虞帶兵救駕。遺憾的是,劉和的行蹤被袁術察覺,袁術私下扣住劉和,自己派兵去找劉虞,要他和自己一起出兵“救”獻帝。

這時,劉虞的手下公孫瓚出現了變數,讓袁術改了主意,反而扣留了帶兵前來會合的劉虞,這下,眼巴巴望著劉虞的獻帝願望落空,東歸遙遙無期。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為什么不能直接殺了他?
 

公孫瓚的影視形象。圖源/94版《三國演義》

初平三年(192),司徒王允聯合群臣利用反間計誅殺董卓,脫離魔掌的漢獻帝迎來了短暫的喘息之機。趕走一只虎,一群狼卻在來的路上。

董卓死後,其舊部李傕、郭汜等人叫囂著要給董卓複仇,數月之後,怒氣沖沖地帶兵殺入長安。結果呂布出奔、王允被殺,獻帝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火苗也被澆了個透,政局再次被掌握在軍閥手中。

興平二年(195),李傕誅殺樊稠,長安陷入混亂。這廂剛結束,那廂李傕和郭汜等人又開始了爭鬥,鬧到最不可開交時甚至出現了李、郭兩人“一人劫天子,一人質公卿”的局面。

面對亂局,漢獻帝把希望寄托於另一個人身上——同為董卓舊將的張濟。獻帝詔令屯兵陝縣的張濟前來勸架。張濟倒勸住了兩人,再加上此時經過一番爭鬥,雙方實力都受損,獻帝抓准時機,提出了東歸。

或許“挾天子”這樣的名頭也給了李傕等人壓力,經過艱難的交涉,軍閥們終於同意讓獻帝東歸。日盼夜盼的歸於故都,終於在多方博弈和妥協下成為現實。

就這樣,一路跌跌撞撞,建安元年(196),漢獻帝終於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土洛陽。不幸的是,洛陽的光景比長安還差,宮室盡毀也就算了,連最基本的糧食供給都保障不了。

與劉協糾纏半生的曹操正是在這個時候登上了舞台。建安元年,曹洪受曹操派遣前往洛陽迎接獻帝,中途受到董承阻攔,後來曹操親率軍隊來到洛陽。初次見面,曹操給足了獻帝“面子”,不僅帶來了豐富的食物,對獻帝本人更是極為尊重。

很快,曹操被任命為司隸校尉、錄尚書事。為了更好掌控局勢,曹操聽從董昭建議,請天子移駕許縣。

比起從前的顛沛,曹操為獻帝提供的許縣相對是個安穩之所。曹操也不是做做樣子,等到獻帝到了許都,不僅大力張羅其宮室,更用心打點漢獻帝的生活起居。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為什么不能直接殺了他?
 

漢獻帝的影視形象。圖源/94版《三國演義》

抗爭與妥協:甘作“擋箭牌”

移都之後,獻帝的人生與曹操開始不斷交集。曹操保留著獻帝的皇位,而獻帝則成了曹操手裏最好用的一張“牌”。打著維護獻帝的名號,曹操征討四方、翦除諸侯,從大將軍、武平侯到魏公、魏王,而獻帝的權力逐漸被架空,成為徒有帝王名號的“傀儡”,淪為曹操擴增勢力的“擋箭牌”。

史載,劉協雖無實權,但也沒忘記過社稷蒼生。初平年間,劉協在長安主持官員考試,不忍年老儒生空手而歸,將落第的儒生招為太子舍人。面對大旱天災,他親自主持開倉放糧,還揪出了其中的貪腐官吏。

我們或許可以相信,即便接過的是一個爛攤子,劉協還是很想把握大權,幹出一番事業。既然這樣,曹操的野心無異於在劉協心裏紮了根刺,劉協又為什么沒能在安穩下來後細心籌謀、誅殺曹操呢?

這涉及兩個問題,一來,獻帝能不能殺曹操?二來,獻帝願不願意殺曹操?

首先,獻帝能殺曹操嗎?

對別的君王來說,臣子生死或許是一句話,可於獻帝而言,想除去一個大臣,恐怕得有權,更得有人。那獻帝身邊有人嗎?最開始是有的。

然而,東歸途中重重劫難,讓這群公卿幾乎折損大半。曹操也意識到了這點,所以剛入洛陽,便把“司隸校尉”等重要官職把持在手中。

不僅如此,曹操還借著護衛獻帝的名頭,清除了一波異己。後來,除了曹操,三公中只有司徒趙溫在位,公卿的力量被進一步削弱。

在此基礎上,曹操進一步培植心腹,司隸校尉由丁沖擔任,荀彧則成為“侍中守尚書令”,基本上,稍微重要一些的官職都掌握在曹操親信手中,面對“宿衛兵侍,莫非曹氏黨舊姻戚”的局面,獻帝找不到人來幫自己對抗曹操。

那么,有沒有可能借助外力呢?

比方說,聯合其他對曹操不滿的勢力,就像“討董卓聯盟”一樣?局勢發展到這時,其實已經不大可能了。諸侯割據中,勢力最強者非袁紹莫屬,可袁紹願意將獻帝放在眼裏嗎?恐怕沒有。

曹操的影視形象。圖源/94版《三國演義》

換個方向來說,漢獻帝願意殺曹操嗎?

誠然,獻帝對曹操不斷架空自己絕對是不滿的,甚至還曾出言直接斥責曹操:“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後來,皇後伏壽的死更是徹底讓二人撕破臉皮。但真要論曹操對漢獻帝,卻也挑不出太大的錯誤。

事實上,曹操也許稱得上權臣,但非奸臣、佞臣,甚至可以說,離開了曹操,漢獻帝的日子不會好過到哪裏去。

假如漢獻帝真的想辦法除掉曹操,會面臨怎樣的局面?

置身於群雄環伺中,身邊沒剩什么願意扶持漢室的臣子,可以說,東漢的滅亡,並非殺掉曹操就可以阻止。面對曹操的權勢,獻帝興許不滿,也曾試圖反抗,但依存於曹操的羽翼下,是劉協最後也是最好的選擇。

史傳,劉協禪位後隱居山陽,再不問政事,還曾上山采藥,為百姓治病。就這樣,在群雄和權力中兜走一圈後,劉協最終將原本不屬於自己的皇位交還,用一種令人唏噓的方式,回到了自己最初的人生軌跡之上。

對劉協而言,未嘗不是一種解脫。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jm666.com/lishi/748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