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女媧為啥是人首蛇身的形象?

在中華民族的上古神話傳說中,人首蛇身的女媧娘娘神通廣大化生萬物,被尊為創造萬物的創世女神和大地之母。她捏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她熔彩石補蒼天,拯救了天、地、人三界。女媧娘娘為什么是人首蛇身的形象?原來,在我國的創世神話裏,蛇族是上古神族之一。所以,古代人對蛇具有原始崇拜,並將開天辟地的大神盤古、繁衍人類的伏羲、女媧等神話人物都塑造成人首蛇身的形象。

伏羲女媧為啥是人首蛇身的形象?
 

新疆出土的伏羲女媧圖|Wikimedia

在古代,蛇是非常尊貴的動物,其生命充滿頑強的活力,它被賦予到女媧身上,其實就是人們對於蛇的崇拜。古人為什么會崇拜蛇呢?一是因為蛇的繁殖能力很強,上古時期生存環境惡劣,導致人類繁衍速度緩慢,所以古人十分推崇繁殖能力強的各種動物。二是因為蛇沒有四肢,卻能自由爬行,不論是水中還是陸地上都能生存,人們觀察到冬眠的蛇會在春天複蘇從而認為蛇具有"起死回生"的能力,並且蛇還會蛻皮再生,這讓生存條件極為艱苦、飽受大自然脅迫的古人心生敬畏。於是,古人便把蛇作為圖騰加以崇拜,認為這樣蛇就會保護自己。蛇也是龍的最初形象,國人崇拜的龍實際上也是蛇的衍生和美化。

伏羲女媧為啥是人首蛇身的形象?
 

蛇圖騰|Shenghung Lin/Flickr

老祖宗的諺語說,"水蛇盤柴頭,地下大雨流";"燕子低飛蛇過道,大雨不久就來到"。當天氣有異常變化時,蛇能靈敏地感知並能做出反應,人們可據此預測天氣的變化,及時安排調整農事活動。這些都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根據蛇類的異常行為總結出的智慧結晶。

研究發現蛇對氣壓、溫度變化及地震波極為敏感,對地震發生前的異象反應快速而准確。科學研究已經證實,蛇能感知地震前的環境變化,有兩個原因:一是觸覺高度靈敏,能精准地感觸到地面或周圍物體的輕微震動,迅速做出反應;二是具有"紅外感受器",能十分精確地檢測出周圍環境中極小的溫度變化並做出反應[1]。因此,蛇類的"先知先覺"就成了震前的預警,以前這種預警往往被人類忽視。近年來,許多國家都把"動物哨兵"納入地震綜合預報指標,目前已經研究發現可測震的動物多達幾十種,其中,蛇對地震前的信息反映最為靈敏[1]。所以,蛇又被稱為"活的地震儀"。

蛇在地球上生存進化了億萬年,比人類出現的曆史要久遠得多。最早的蛇類化石出現於大約一億三千萬年前的白堊紀早期,但科學家推測蛇類可能在最早的侏羅紀時期就出現了,其進化史長達一億五千萬年;但是毒蛇直到大約2700萬年前才進化出來[2]。在億萬年的進化曆程中,蛇雖然沒有進化出四肢,但卻進化出了爬行、攀岩、遊泳、跳躍,甚至短距離滑翔等本領,這些也是它們得以在各種環境中生存下來的基礎[3]。蛇的視覺很差。蛇沒有外耳和中耳,只有內耳,它的聽覺也很遲鈍,但是內耳對於從地面傳來的震動卻極為敏感,所以我們在荒蕪的草地上行走時,用棍棒敲打地面或加重腳步就能把蛇嚇走,這就是"打草驚蛇"的道理。

蛇類中的蟒蛇(蚺科)和蝮蛇(腹亞科)具有頰窩[4];頰窩長在眼睛和鼻孔之間,它具有探測周圍環境中目標溫度變化的功能[5][6]。以蝮亞科的響尾蛇為例,響尾蛇的頰窩內僅有一層1/40 mm的薄膜,薄膜上分布著五對神經細胞的神經末梢,就好像無線電的熱敏元件,對溫熱變化非常靈敏可進行"熱定位";頰窩能在不超過0.1秒的時間范圍內感知遠處獵物0.01℃的溫度變化;所以,科學家又將頰窩稱為其"熱眼"或"紅外感受器"[7]。

伏羲女媧為啥是人首蛇身的形象?
 

眼睛與頰窩兩個感官對側屏蔽示意圖|[5]

響尾蛇(蝮亞科)就是靠頰窩的熱定位器探測周圍環境中目標物體的典型代表。仿生學家利用頰窩的熱探測原理,設計發明了種種紅外線自動跟蹤監測設備,其靈敏度已經遠在蛇類之上。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發明就是響尾蛇導彈。這種空對空導彈對熱極為敏感,配備有紅外線自動跟蹤制導系統,發射後能追蹤噴氣式飛機噴射發出的熱氣流,繼而准確無誤地擊中目標。

除了響尾蛇導彈,現今仿生蛇類紅外探測原理的各種產品應用非常廣泛。例如:紅外夜視儀、紅外輻射熱成像拍攝儀、紅外顯微鏡等,這些有的被用於軍事,有的則用於醫學領域診斷疾病,有的則用於電子工業中檢測有缺陷的電子器件等等。此外,蛇的體型、構造、運動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其獨特性,我們現代生活中的許多發明靈感也源自於蛇類生理功能的仿生學應用。例如:坦克車和拖拉機行進中的履帶,就是脫胎於蛇爬行時接觸地面的運動模式。

科學家還仿生設計出了"蛇形機器人":在危險性大、封閉的複雜環境中,普通的機器人無法完成檢測或探查任務時,這種蛇形機器人就可以大展神威了。比如,可以用在重大災難的搜索救援中,或是將其微型化後,在不開刀的情況下,導入人體,觀察體內情況、完成微型手術等醫學用途。

野生動物是環境質量的生物指示器,是生態系統穩定的基石。包括蛇、龜、蜥蜴、鱷在內的許多爬行動物對環境都十分敏感,它們中的許多種類正在與我們人類漸行漸遠,變得越來越瀕危。希望通過本文,讓公眾了解它們少為人知的仿生用途,喚起大家關注瀕危爬行動物的現狀,加入到相關保護活動中來。

參考文獻:

[1]楊世誠.蛇——活的"地震儀"[J].森林與人類,2000(02):29.

[2]白明亮.癸巳說蛇[J].大自然,2013(01):21-23.

[3]張亮.愛蛇者說[J].生命世界,2013(02):4-15.

[4]陳勤,楊萍,唐業忠.蛇類紅外感知研究進展[J].生物學通報,2013,48(01):1-7.

[5]唐業忠,陳其才,陳勤.動物特殊感知系統的研究進展[J].科學通報,2016,61(23):2557-2567

[6] Noble G. K., A. Schmidt.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facial and labial pits of snakes.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1937,77(3):263-288.

[7]黃堅.蛇助兵器顯神通[J].中國軍轉民,2013(01):61.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jm666.com/lishi/2843/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