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40年開始,羅斯福一生參與了所有關於世界事務的重大決策,並在其中發揮著規劃和儒家的作用:1941年8月,他與丘吉爾在紐芬蘭的阿金沙半島舉行了會晤。第一次會議,他們共同准備了曆史文獻《大西洋憲章》; 1942年元旦,26個國家的代表齊聚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最終由他本人修改並命名。
1943年11月,蔣介石在開羅與丘吉爾會談後,飛往德黑蘭與斯大林舉行“三巨頭”會議,表達了戰爭反擊的明確要求; 1945年2月,“三巨頭”齊聚雅爾塔,羅斯福用自己病弱的身體斡旋斡旋,確保了《雅爾塔協定》的順利實現……作為反法西斯聯盟中的領袖家族之一,羅斯福給了為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中,羅斯福非常關心聯合國的創建。
羅斯福是威爾遜的支持者。 1920年,他主張美國加入國際聯盟。對於美國與外部世界的關系,他認為美國政府必須通過加入國際聯盟來實現和平與發展的崇高理想,否則美國可能會回到“中國古代的長城政策”。他認為,不這樣做對美國和全人類來說在道義上都是錯誤的,也不符合國際現實,因為未來幾年國際事務中將會出現許多危機,而這將是不可能的。美國不發出重要的甚至是主導性的聲音,因此他多次發表支持國聯的演講,但他也強烈地感覺到,一戰後理想主義在美國無法得到民眾的支持。
1932年,羅斯福在競選演講中表示,我曾經主張美國加入國際聯盟,但現在的國際聯盟與威爾遜的設想完全不同。因此,羅斯福表示不贊成美國加入國際聯盟。這一理論一出,許多人認為羅斯福是在趁勢競選公職。其他人則認為羅斯福本人是一個孤立主義者。羅斯福本人在給朋友的信中說:你難道看不出我對威爾遜理想的忠誠和你一樣強烈嗎?但你能忽視理想和實現理想的手段之間的差異嗎?理想是一樣的,但方法會隨著每一代人和世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羅斯福開始構想戰後國際體系。 1941年8月14日,羅斯福和丘吉爾在共同簽署的《大西洋憲章》中提出了這樣的想法:消滅納粹後,建立一個“廣泛的、永久的普遍安全體系”,使世界各國人民都能生活安心工作,享受自由生活。所謂“全面、永久的普遍安全體系”實際上是“國際組織”的代名詞。鑒於曆史教訓,他當時無法明確提出建立國際組織。
珍珠港事件後,孤立主義一夜之間煙消雲散。羅斯福可以大膽地追求威爾遜的理想。
1942年1月1日,當他們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時,最先單獨簽署的四個大國是美國、英國、蘇聯和中國,這成為後來聯合國成立的基礎。羅斯福堅信美國應該領導所有剩餘國家。英國和蘇聯需要美國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來抵抗納粹德國。至於當時蔣介石政府領導下的中國之所以能夠加入首批簽署國行列,也是得益於羅斯福的支持。羅斯福認為:“一個感恩、友好、互聯、受保護的中國在重大會議上占據穩固一席之地,不僅是為了美國人一時的英雄情懷,也是為了他們自身的經濟和政治利益。很有魅力。”
1943年下半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發生了有利於同盟國的轉變。羅斯福開始具體設想戰後的世界格局。他認為,戰後維護和平、防止侵略有賴於大國之間的合作。他提議建立一個以美、英、蘇、中為核心的國際和平組織。他將大國的這種角色稱為“國際警察角色”。 1943年11月29日的德黑蘭會議上,羅斯福向斯大林提出了“四警察”的設想。
他主張建立三個機構:一是由聯合國所有成員國組成的大會,定期在不同地點舉行會議,各國可以說自己想說的話;三是聯合國大會。國家組成的執行委員會研究除軍事事務外的所有事務,並可提出解決爭端的建議;第三,僅限於美國、蘇聯、英國、中國。它被稱為“四警察”,擁有立即處理任何擾亂治安的權力。威脅。
羅斯福之所以渴望建立一個有能力捍衛和平的新的世界聯盟,是因為他認為這個聯盟是美國維持參與國際事務不可或缺的工具。按照他的設想,戰後的世界事務將在大國控制的體系下解決;每個大國對其勢力范圍負有特殊責任。為了協調它們之間的關系,需要某種具有世界意義的組織。 。聯合國的成立將使美國在戰後令人滿意地建立理想的全球安排。
1945年2月,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在克裏米亞半島的雅爾塔舉行會議。羅斯福對聯合國的基本設計(最重要的一點是大國團結原則——否決權原則)被丘吉爾和斯大林接受。會議決定於1945年4月25日在美國舊金山召開聯合國成立大會。但遺憾的是,羅斯福在大會召開前不到兩周(4月12日)就去世了,無法見證聯合國的誕生他努力推動的組織。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jm666.com/lishi/4677/